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了于1996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建立于1949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基地之一。
(一)地理系的创建
东北大学于1946年创立后,随着东北战场的风云变幻,经历了本溪、通化、长春、佳木斯的周折,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壮大,学科配置逐步趋于完整。随着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的节节胜利,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8年6月做出决定:东北大学从佳木斯南迁到刚刚解放三个月的吉林市,与建于吉林市的吉林大学合并,保留东北大学校名。8月12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解放区第三次教育会议。会议指出:教育工作要培养大批的有各样专门知识的干部,培养大批的有进步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根据这次会议精神,东北行政委员会于10月22日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中学师资由东北大学负责培养”。自此,东北大学开始走向正规化的过渡时期,一方面继续举办短训班,一方面开始探索办正规化教育。学校教学单位设立了三个系,十科,其中史地科隶属社会科学系。1948年底,经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学校将系改为学院,科改为系。由于鸭脖娱乐网站匮乏,地理学科还没有独立建系。
1949年2月,东北局大学委员会和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布文件决定将原沈阳的东北大学、长春的长春大学、吉林的长白师范学院的教职员和学生并入东北大学,其中包括原来的教师和部分学生。至此,史地科的地理鸭脖娱乐网站已有一定基础,形成了地理教学组,为后期地理系的建立打下一定的基础。主要教师有来自西南联大地理系的王云亭,曾在伪满教育部任教授管的李永蕃、来自长白师范学院的李国栋、曾任原东北大学总务长的刘百衡、原东北大学史地系研究生毕业的满颖之、原东北大学助教戴淑芳、杨空、王泽文,原东北大学毕业、在“新”东北大学任职的张力果。
1949年7月,东北大学迁址到长春,校址设在自由大路两侧。8月1日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出的《关于整顿高等学校的决定》,指出:“东北已形成局部和平建设环境,今后中心任务已由战争、土地改革转为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要培养大批具有革命思想与现代专门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必须以精干和正规的方针整顿现有的高等学校,建立统一的正规教育制度。据此,东北大学对现行教育制度和学校机构进行了全面整顿。8月,社会科学院所属的史地系分开,分别设立了历史系和地理系。由于师资短缺,社会科学院院长智建中亲自到关内招聘地理教师。9月,张子桢、张恩护、魏文泽受聘到系工作。李振泉和刘培新从北平师院(今北京师大)地理系毕业,被分配到地理系。智建中院长主持召开了地理系的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布地理系成立,任命孙亚明(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地理系主任,张子桢任副系主任,张力果以研究生身份承担地理系的行政秘书工作。10月,丁锡祉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受聘来系任教。1949年11月6日,学校召开“中共东北大学总支委员会公开大会”,宣布了党的组织,公布了党员名单,张力果是地理系教职员中唯一的中共党员。11月8日,任命张子桢为代理系主任。
(二)机构设置:
1.领导班子建设
建系之后,一些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相继来系任教,鸭脖娱乐网站迅速壮大,领导机构随即组建。地理系主任先后由张子桢(1949.11.8—1953.7.6代)、丁锡祉(1953.7.6—1955.3.23)、张子桢(1956.3.16—1968)担任。地理系党总支书记先后由陈才(1951-1953)、陈彬(1953-1958)、王文卿(1958-1966)担任。副系主任先后由张子桢、丁锡祉、张恩护、李国栋、陈亚子。其中,丁锡祉和张子桢在建系之初先后作为系主任,为地理系的整体发展和系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0年代地理系领导合影
丁锡祉,我国著名地貌学家。1916年生于浙江吴兴,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学院,1948年获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硕士学位。先后担任系主任、副教务长和校长助理等领导职务,为地理系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我国冰缘地貌学的创始人之一,又是我国城市地貌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地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58年组织创建吉林地理研究所(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并任所长。1978年任中科院成都研究地理所所长。主要从事区域地貌,农业地貌,气候地貌学等方面的研究。1956年参加中苏黑龙江流域考察队,任中方地貌分队队长,1959年随中科院竺可桢副院长前往莫斯科参加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第二次学术会议。60年代初,组织成立了冰缘地貌研究组,在地理杂志上发表《冰缘地貌学-介绍地貌学的一个分支》。根据国家科学发展十二年远景规划和东北自然条件的特点,他积极倡导并建立沼泽学研究组织,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召开有关沼泽学研究的协作会议,为我系的沼泽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兼任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普及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长春地理协会理事长等职。
张子桢(1910——2002),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学家和地理学家,1910年10月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3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1949年9月,张子桢开始执教于地理系,为发展我国地理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长期担任系主任一职。他将心血全部倾注于地理系的建设和发展上,率先垂范,深入实际,团结同志,使地理系从小到大,成为全国特别是东北地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人才基地。主要从事地理教育研究,发表了《加强中学地理知识教学途径》、《地理教学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改进基础地理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等论文,他历来重视地理科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组织编写了约70万字的《地理基础知识》、《中国地理知识》和《世界地理知识》等科普读物,还主编《中国地名大辞典》吉林省分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张子桢是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曾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理科教材编委,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学术委员,吉林省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地理教学》杂志顾问等职。
2.教学科研机构
地理系成立之时,系址随社会科学院设于今东北师大附中教学楼。1951年,迁址于今师大附小教学楼。1955年,地理系迁址于和平西楼(现语言文化学院楼)。1958年,新建的地理楼启用,地理系由和平西楼迁入新楼。楼内设有当时国内少见的傅科摆演示室和多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实验室。
1950年4月1日,我校校名由“东北大学”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按照教学计划,设立了两个教研室(组):自然地理教研室和经济地理教研室。两个教研室主任分别由丁锡祉和张恩护担任。
1950年8月,按照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暂行规定》,要求以教学研究指导组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并对教学研究组的职责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经过整顿后,地理系设立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三个教研组。
1951年按照学科方向设置了四个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经济地理教研室、区域自然地理教研室以及地图与测量教研室。
1952年增设地理教学法教研室。
1956年,区域地理教学工作任务加重,成立了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各洲自然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教研室。
1958年,以地理系为基础,帮助吉林省科学院组建吉林省地理研究所,丁锡祉兼所长,陈亚子兼副所长。
1960年,为发展独具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填补我国沼泽学研究空白,成立水文沼泽研究室。
1962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外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指示,成立了日本地理研究室。
3.行政管理和教学辅助机构
地理系建立后不久即单独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初期办公室主要负责教务和总务,后增设人事秘书,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到文革前崔永顺、孙毅、张策、庄树繁、陈理坚等先后任主任。另丁永春、刘国瑞、陈晶玉、孟瑞芝,陆续到办公室,分别负责总务、人事、教务等工作。结合教学和科研,地理系陆续设立仪器室和资料室。仪器室主要负责教学设备的购置、保管和野外实习的后勤工作。王鸣久、李殿云相继负责仪器室工作,1957年-1976年,孙清发负责仪器室工作。系资料室由两部分购成:专业资料室和图书室,专业资料室主要建在各教研室,1950年代初期首先建立经济地理资料室。建系初期,资料特别缺乏,魏文泽从旧书市场选购了大批很有学术价值的旧书,成为资料室的起步藏书。1960年代初,按照保密工作的要求建立保密资料室。文革前,任永长、李煜芝、李树珍、佟素贤、段景湘等先后在资料室和图书室工作。在地理系创建与快速发展时期,系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仪器室和资料室的建设,经过长期的积累,仪器室和资料室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为教学科研的发展提拱了有力的支撑。
(三)鸭脖娱乐网站建设:
建系之初的三年内,通过招聘名师、毕业生分配和工作调动,地理系的鸭脖娱乐网站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成了学术梯队。
1950年,刘德生从西北师范学院调入地理系,祁承留从贵阳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地理系。同年,1948年入学的地理系首届学生陈彬、陈才、曹琦、林绍宗、王维孝、关荣朴被提前抽调留校工作,陈彬被抽调到政治系做辅导员和党总支书记,陈才留在地理系任党支部书记。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陈增敏,奉调到地理系担任三级教授。荣若绅受聘到地理系担任三级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焦北辰调入地理系任副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的黄锡畴、熊怡、潘明友陆续调入地理系。
1951年,张文奎、谭慕蕙毕业留系任教。
1951年9月,我国第一位获得国外地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女地理学家,牛津大学博士刘恩兰从原金陵女子大学被聘到地理系任教。到1952年,地理系已经拥有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学科较为齐全的鸭脖娱乐网站:
二级教授:刘恩兰。
三级教授:张子祯、陈增敏、丁锡祉、张恩护、荣若绅。
副教授:李国栋、魏文泽、刘百衡、焦北辰。
讲师:满颖之、刘德生、杨空。
助教:张力果、李振泉、刘培新、祁承留、黄锡畴、张文奎、曹琦、熊怡、潘明友、戴淑芳、王泽文、王维孝等。
绘图员:林绍宗、王廷楷。
1953年,为了充实地理系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挑选了优秀毕业生留系工作,包括王文卿、柴岫、李祯、孙肇春等。石庆武1951年被派往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回系任教。高凤岐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被派往朝鲜新义州担任教员,1953年回国留系任教。
1954年,景贵和、陈鹏、陈祥林等毕业后留系任教。陈亚子1952年随成仿吾校长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经济地理教研室调入东北师大,先在师大附中任校长,1954年调入地理系工作。杨美华分配到大连师专,工作一年,1955年调回地理系。
这两届毕业生,大多数后期被派往其他高校进修或就读研究生班。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积极上进,刻苦钻研,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到地理系后,经过教学实践,业务能力大大提高,成为地理系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1955年,杨秉赓于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研究班毕业分配回系,从事水文地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1956年,孟春舫、穆英华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研究生班毕业,被分配到地理系工作,充实了经济地理研究力量。柴岫、李祯从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进修班结业,回系从事自然地理学和中国自然地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956年,王文卿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土壤地理进修班”进修结业回系工作。
1956年,李泰叶、金树仁、李继强、钟金岳、陈淑云、钟职清毕业留系。
1957年,郎惠卿从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地理进修班结业,郑应顺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土壤地理研究班毕业,分配到地理系任教。张文奎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地理进修班、孙肇春、高凤岐从长春地质学院进修结业回系任教。同时,张汉飞、李文呈、王贵礼本科毕业留系。1957年,刘蕴薰由吉林师专调入地理系,并赴开封师范学院进修气候学,1959年回系工作。
1958年,黄锡畴自列宁格勒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副博士毕业归国,从事自然地理教学与科研。陈鹏毕业于东北师大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回系任教,从事动物地理学研究与教学工作。郭勇闻、孙文昌、李树珍、沈奉真、王新美、李百庚本科毕业留校任教。
1959年,景贵和、祁承留等从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由前苏联景观学专家伊萨钦科主讲的《自然地理基本问题》进修班结业回系。
1959年2月,杨美华、刘兴土等到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参加苏联专家农业气象讲习班,结业后回系在本科生中讲授气象与气候学。
1959年,肖荣寰、刘兴土、祖文辰、唐成田、孙光元、杨祖钦、于代文、吴景泉、王素珍毕业留系。阮贤舜由南京大学毕业分配来系工作。胡俭彬本系自然地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留系任教。
1960年,陈才自列宁格勒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副博士毕业回国,充实了经济地理教学与科研力量。此时,由于地理系新建了气象气候专业、水文沼泽专业、经济地理专业和化学地理专业,急需补充师资力量,除在毕业生中选拔一批留校工作外,还从高年级抽调部分学生提前工作。留校任教的有王兆明、吕金福、王占朝、李芳珍、闻庆斌、佟淑贤、刘常海、朱一光、马学慧、李栖筠、邹本君、赵国钧、张平、张守金、任永长、李玉田、潘俊澎。同时,又抽调大学三年级学生将李惠明、张则有、张瑞亭、隋宝裕、吴桂芹、郭俊章和二年级学生张一、韩文彩、白金魁、郑顺、王晶、曹振堃留系工作。
1961年,周占鳌、苏懋德等毕业留系。徐效坡、郭以良从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分配到系任教。
1962年,陆晶荪、晁建武从兰州大学毕业分配到系工作。袁树人、李天瑞、孙绍庚分别从经济地理和地貌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留系。肖荣寰、刘常海、唐成田等分别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气象系和北京大学地理系进修后回系任教。钟职清、李惠明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进修结业后返系工作。张一、白金魁、郑顺、韩文彩、王晶、关成录留系。这一年,学校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地理系新创办的专业相继下马,1960年留校工作的人员大部分被调离师大,只有吕金福、王兆明、李芳珍、王占朝、李惠明、张则有、闻庆斌、任永长、张一留系工作。
(四)教育教学
文革之前,在国际交往相对封闭、国家政治经济起伏跌宕的形势下,地理系的教学工作经过不断调整,逐步走向成熟。总体来说,课程体系基本套搬了苏联模式,学术思想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在学科上主要是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两大分支。将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和社会科学属性严格地隔离开来,限制了学科内部的交叉与融合。课程设置以自然地理学为主要内容,促进了自然地理学的快速发展。把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的人文地理学作为典型资产阶级理论批判,也没有开设这类课程。把综合性的区域地理学分为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地理,发展了四门区域地理课,即“中国自然地理”、“各洲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过分强调学科的分化,束缚了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
地理系教师与1965届毕业生合影
建系初期,地理系的教学体系处于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之中,按照学校的办学思路,教学改革始终走在全国高师院校地理教育的前列。1958年以后,在“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势下,地理系在教学上结合学科特点,课程设置围绕国家建设,开始走向生产实际。结合生产任务,学生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全国地理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地理系是我校研究生培养较早的单位之一。1959年开始招收地貌学和经济地理专业研究生,导师分别为丁锡祉和陈亚子,首届研究生共9人。1964年招收第二期地貌学研究生2人。
1. 教学计划
建系之后,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出的《关于整顿高等学校的决定》,我校为建成统一的正规高等学校,将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内容的改进上。地理系根据当时的师资力量和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制定了初步的教学计划。除了一些政治课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公共课之外,主要开设的专业性课程有《地理学通论》(王云亭)、《气象与气候》(魏文泽)、《地质与地形》(李国栋、李永蕃)、《中国地理》(荣若绅)、《世界地理》(张恩护、满颖之)、《地图与测绘》(焦北辰、张力果)、《教学实验》(张子桢)等。显然,这时的教学计划是有欠缺的,至少在知识体系方面是不完整的,但是已经开设了地理学最基础的专业课,为后期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学生地理专业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一教学计划还不成熟,但正值全国刚解放,我系的教学改革还是走在全国前面,对当时的高校地理教学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1950年4月,地理系建系不到一年,学校名称由东北大学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培养干部转向培养新型中学师资,地理系的培养目标自然转变为培养中学地理教师。1951年教育部下发了《师范院校各系教学计划(草稿)》,学校组织各系教师进行了讨论。地理系十分重视这次教学计划的调整,在系内组织教师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并选出学生代表参与。参照苏联师范院校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计划,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为进一步落实新的教学计划,学校要求各学科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由于中学地理教育的大发展,强调教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每届进行两次教育实习,地理教学法被定为毕业考试课程。12月,学校召开了教务会议,会上自然地理教研组就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工作做了总结报告,分析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953年6月,根据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计划(草案)》,学校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了详细研究和修订,并在当年开始施行。新计划体现了如下特点:(1)按照学校的统一培养计划,增加了政治课的比重;(2)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地理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加强了区域地理学的分量;开设了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各洲自然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课程;(3)加强了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法》;(4)针对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增设了野外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教学实习包括地质学、地形测绘、气象水文等专业课程的实习和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是进行小区域地理实习,包括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个部分的结合。
1955年,地理系增设本科函授教学。设立了专门的函授教研室,任命张力果为函授副系主任,制定了函授地理教育的教学计划,并针对函授学生的学习特点,各门课程编写函授教材。
1959年,教育大革命结束后,根据中共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巩固、调整、提高”的方针,校党委对1959年的工作做了相应调整,提出以教学为主,教学、劳动和科研三者协调起来的原则。据此,对教学计划再次修订,使教学体系完整。本次教学计划的修订,学校确定了若干基本原则。地理系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具有如下特点:(1)强调了地理系的专门化问题,初步有了另设非师范专业的设想,计划设立以培养地理科学研究人才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个专业,但因文革而搁置。(2)把劳动纳入了教学计划之中。(3)加强了地理学科学研究课程,结合生产性科研课题,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4)增加了新课程。增设了《地球概论》、《水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基本问题》、《经济地理概论》、《东北自然地理》、《吉林经济地理》等课程。
刚刚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不久,学校为了全面贯彻1959年3月的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的计划,决定将包括地理在内的5个理科系从1960年入学班开始实行5年制,实行新的课程计划。计划中增设了选修课,8门课分成四个组,由学生任选。第一组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农业气候、农业土壤、农业地理、农业地图。第二组以综合地理研究为主要内容:自然地理研究法、经济区划、东北经济地理、东北自然地理。第三组是以农业为服务目标的自然地理专题内容:农业气候、农田水利、农业土壤、自然地理研究法、东北自然地理。第四组以农业经济地理为核心的课程:经济区划、农业地图、农业地理、东北经济地理。另外,根据教师情况和地理系的科学研究主流方向,开设了加选课:冰缘地貌、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制图学、砂矿地貌、沼泽学、日本地理、中学地理教育研究等。
2.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系之初,地理系对课程和教材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知名教授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倾注了大量心血,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教材极度缺乏,各教研组教师积极研讨,群策群力,很快制定了教学计划,各门课程很快就拟定了教学大纲,并开始着手编写教材。刘恩兰、陈增敏、张恩护、丁锡祉、荣若绅等组织青年教师,编写各门课程讲义。例如,陈增敏、祁承留用两三年的时间,在搜集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自然地理学讲义》。当时,国内还没有此类教材,因此,这套教材在兄弟院校中广泛交流,产生很大影响。1954年,受教育部委托,陈增敏主持了上海华东师大召开的全国高师地理系《中国自然地理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张恩护主编的《世界政治经济地理讲义》(上中下),是解放后国内首部此类教材。刘德生编写了《各洲自然地理讲义》及其参考资料,并铅印成册。刘恩兰、荣若绅编写了《中国经济地理讲义》。丁锡祉曾组织青年教师编写高教部统编教材《地貌学》,后因“文革”而中断。到文革前,教学计划中开设的各门课程基本都有自编讲义。
(五)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1. 科学研究
1951年,学校认识到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各系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并与教学结合起来,将科研成果编入教材之中。1957年,东北师大学报出版了《地理集刊》专辑,地理系的许多科研成果再次展现出来。1958年以后,随着在中苏关系破裂和大跃进的发动,毛泽东发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号召,我国各行各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力图摆脱前苏联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影响,走独立自主的建设之路。高校的科研工作开始走出书本理论,密切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这种形势下,地理系师生根据地理学的学科特点,走出校园,结合生产实际,团结进取,团队协作,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1958-1965年是地理系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1958-1960年,地理系承担了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任务达20项之多。到文革之前,完成了五部水利调查报告,13个市县的土壤调查报告;吉林省自然区划报告;“东北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在自然地理中的应用”、“省级自然地理区划和方法”、“论经济地理学主要矛盾”等一些科研成果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在全国性地理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其中《地理学报》3篇,全国地理学术论文集16篇,全国治沙学术论文集2篇,《地理知识》和《地理》4篇地理系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地理科学的前沿占有一席之地。
自然地理学
1951年,刘恩兰结合教学实习,对长春净月区、四平二龙山水库、萨尔图牧场、查哈阳农场、营口海滨、辽西走廊等地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李国栋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徒步旅行,对长春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基础调查研究。
1956 -1958年,丁锡祉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1957年带领杨秉赓、孙肇春、陈祥林,1958年带领柴岫、杨美华、李国栋、熊怡两次参加了中苏联合黑龙江流域考察队,主要负责黑龙江右岸的地貌研究。做了很多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在工作中,一方面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一方面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考察,完成了多篇学术论文,如《黑龙江流域的地貌特征及其对农业的意义》、《黑龙江流域中国境内农业发展中的地貌问题》、《黑龙江中游(右岸)地貌》、《东北地貌的几个问题》、《辽东岸线的升沉问题》、《第二松花江各阶地》、《黑龙江流域地貌区划》等。其中,《黑龙江流域的地貌特征及其对农业的意义》1959年发表于《地理学报》25卷第4期。这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带动了地理系的科学研究。
1958年,区域自然地理教研室和自然地理教研室的教师,为完成吉林省自然地理区划任务,到东部山区进行综合考察。由刘德生、李祯带队,黄锡畴、陈鹏、郎惠卿、金树仁以及省博物馆的姜鹏、陈祥林和三名学生参加。野外工作一个多月,最后进行了长白山的初步考察。撰写出两篇论文:“长白山北侧的自然景观带”(黄锡畴、刘德生、李祯)发表于1959年《地理学报》25卷4期;“长白山的植物地理”(郎惠卿、李祯)刊在《地理知识》1959年12期上。前一篇论文在中外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对长白山垂直景观带划分提出了新的模式,确定了长白山存在高山苔原带的立论。其垂直带结构属于太平洋季风型。至此,长白山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明显的垂直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山地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并对长白山作为欧亚大陆温带山地垂直景观带的典型意义做了科学的界定。
为了支援吉林省农业生产,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与吉林省水利厅、水利勘测设计院合作,完成了吉林省三大流域的水利调查任务。由柴岫为总负责人,杨秉赓、孙肇春等为分队负责人,带领大批学生对辉发河、饮马河、东辽河流域的水利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勘查。杨秉赓领导完成了《辉发河流域水利调查报告》等三部调查报告,被水利部纳入科技档案,受到水利厅的表扬。
1960年,由刘德生、李祯、周万福为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对内蒙古东部沙地的科学考察。协作单位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林业厅、畜牧厅的有关人员,历时3个月,对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十几个县、旗的沙地进行填图、实地勘察,完成了两盟的沙地科考报告及治沙规划。成果汇报后,受到治沙队领导的表扬。在全队总结大会上,李祯作了《西辽河流域沙地综合考察》的报告,受到好评。其研究成果“西辽河流域沙地类型特征及其改造利用”1964年发表于《地理》,所划分的沙地类型被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林超认可,作为一种土地类型引用于《地理学报》上。
1960年,刘德生编著的《亚洲自然地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国内首部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的专门著述,在国内地理学界有广泛影响。
1962年,丁锡祉教授在国内倡导开展冰缘地貌的研究,介绍国内外冰缘研究的状况,在他的领导下,地理系与吉林地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冰缘地貌研究组,他亲自主持了编辑了《冰缘地貌译文集》和《冰缘地貌学资料汇编》,在积极开展冰缘地貌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东北区冰缘地貌的调查研究。这些工作大大丰富了我国东北区气候地貌的研究,对我国的冰缘地貌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9—1960年祁承留、陈增敏等承担了“吉林省综合自然区划”研究课题。1960年景贵和等完成了“内蒙东部荒地资源调查评价”课题,为我系首批综合自然地理科研项目。1962年景贵和在《地理学报》28卷第3期发表“试论自然区划的几个基本问题”,表明我系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开拓地位。
孙肇春研究了东北区新构造运动的历史和地貌表现,在《地理学报》25卷第4期发表了“东北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在自然地理中的应用”的论文。
1959年9月杨美华、刘兴土、景贵和,经过50多天的苦战完成了“吉林省气候区划”,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省级气候区划。郑应顺、祖文辰、景贵和完成了《吉林省土壤区划》。杨秉赓、柴岫完成了《吉林省水文区划》研究。
杨秉赓、石庆武、杨美华、张立果、郎惠卿等带领学生进行了大架山水土保持考察,并铅印《大架山水土保持》的著作,并对该地区进行了小气候区划研究。
1960年,气象气候专业开展人工降雨控制天气研究,与吉林省气象委员会合作,刘兴土、吕金福带领12名学生白手起家,因陋就简,进行土火箭的研制, 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经过几次发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同时开展了人工防霜实验研究。
1965年在丁锡祉教授的带领下,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吉林省农业区划的大安县区划试点工作,为以后的农业区划工作奠定了基础。
陈鹏于1959年参加傅桐生教授领导的吉林省脊椎动物考察,积累了长白山和全省的脊椎动物资料。1960年参加吉林省鼠疫防治研究所组织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考察。1962年参加地理系和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组织的长白山鸟类考察。撰写的论文“长白山鸟类及其垂直分布”于1963年发表在《动物学报》15卷4期。该文是关于长白山鸟类的第一篇专题报道,统计鸟类142种,其中绝大多数是长白山鸟类新纪录。首次提出鸟类分布的地带性,指出:山地鸟类具有“垂直地带性种”和“泛垂直地带性种”,并提出划分鸟类垂直地带性的标准。受到中国鸟类学家郑作新教授的称赞,其成果被《中国鸟类分布名录(二)》所引用。1963-1966年,陈鹏结合动物地理教学和野外实习进行科学研究,对鸟类地理区划和分布作了系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试论鸟类地理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动物学杂志》,1964,6(2));“吉林省鸟类地理分布”(《吉林师大学报》,1964(1));“榛鸡的生态”(《动物学杂志》,1964,2(1));“吉林省土们岭—左家附近鸟类调查报告”(《吉林师大学报》,1964(1));“灰喜鹊生态的初步研究”(《动物学杂志》,1966(2));“栗斑腹鹀的分布及其繁殖习性”(《动物学报》,1966,18(2))。
1958年以后,沼泽研究作为地理系的特色研究领域在全系教职员工的支持和帮助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沼泽教研室于1960年搜集沼泽学资料,短短几天,翻译编辑资料70万字,分成《沼泽学基本理论》、《沼泽方法论和调查报告》和《东北区沼泽研究》三大部分印刷成册,供师生及有关单位参考。后又责成黄锡畴、金树仁开展国内外沼泽学资料和文献的翻译整编工作,完成了《沼泽学参考资料》二辑,《沼泽水文学》、《森林沼泽学》等译著。1960年6月—8月期间,在柴岫的主持下,与13个单位协作,发动300余人,进行了大团队的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沼泽野外普查工作。其中,我系选派130余名师生,分成13个队,对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辽南丘陵、三江平原及内蒙古哲里木盟5个自然区进行调查。完成了5个自然区调查报告的初稿,33个重点地区的详查报告。编写了《沼泽调查研究方法》(铅印),绘制了沼泽分布图、景观图、剖面图共100余幅,制作沼泽特征统计表62套,沼泽类型检索表5份。搜集沼泽植物标本1161件。初步查清了5个自然区的沼泽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若尔盖高原沼泽考察是我系沼泽研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61年3月,中国科学院综考会组队进行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将若尔盖沼泽的综合考察任务交给东北师大地理系。科研人员主要来自东北师大、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等10个单位,由郎惠卿担任沼泽小队队长。考察队自1961年4月下旬开赴若尔盖高原,野外观测和调查历时5个月, 全面调查了若尔盖沼泽的沼泽类型、植被特征、水文过程等。调查结束后,在北京召开了“南水北调”调查汇报会,中国科学院院长竺可桢以及地学部几位学部委员听取了郎惠卿关于若尔盖沼泽考察的工作汇报,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62年4-8月,由柴岫带队,研究室全体教师与其他3个单位的科研人员一起,再次组成考察队继续进行若尔盖高原沼泽调查与泥炭资源勘测,年末完成了该区沼泽与泥炭资源的调查报告:《若尔盖沼泽区泥炭资源及其评价(绝密)》。12月在成都由西南局科委与科学院综考会联合召开“云南及西南地区考查成果会报会”会前,竺可桢院长在办公室听取了柴岫与南京大学张同铸的汇报。柴岫代表沼泽小队在大会上汇报。西南局在制定10年经济发展规划时采用了这些调查资料。会后,四川日报记者也详细采访了若尔盖沼泽的调查情况,并在《四川日报》刊登了柴岫的文章“草地•泥炭”。
1963-1966年,沼泽研究室在总结前期科研成果的同时,承担了5项国家科委科研项目,其中主持项目有两项,即(1)国家林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森林沼泽形成、发展及分布规律的研究”;(2)国家水利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项目:“沼泽地形成、发展与分布规律研究”。(3)中国科学院地学部1963-1972年地学学科规划研究项目“沼泽的发生发展与改造利用”等。
经过几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沼泽研究室以超常的速度,汇集了国内外大量的沼泽研究文献资料,基本摸清了东北地区沼泽类型、形成与发展及其分布的基本规律,培养了一批从事沼泽研究的青年教师,初步建立了沼泽研究的专业实验室。一些高水平科研成果在相应学科的国家级刊物,在国内地理学界形成广泛的影响。其中,1963年柴岫、金树仁等发表了《地理学报》上的第一篇沼泽学论文;1964年郎惠卿等发表了《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上第一篇沼泽植被论文;196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柴岫、郎惠卿等撰写的我国第一部沼泽学专著—《若尔盖高原的沼泽》。至此,基本填补了沼泽学研究的空白,从而确立了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在我国沼泽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和优势地位。
经济地理学
1956年3月,举行了第二次科学会议,李振泉在全校会议上作了《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经济地理》的科学报告。
1957年,石庆武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守礼研究员牵头的中苏黑龙江流域经济考察的钢铁工业布局研究项目,参与调研报告的编写,并有科研论文参加校系报告会。
1958年,李振泉、石庆武参加中科院综考会孙敬之主持编写的《中华地理志》丛书(科学出版社),其中李振泉主编的《东北经济地理》,是关于东北区的经济地理经典著作。
人民公社化初期,陈亚子、谭慕蕙参加永吉县江密峰公社的乡镇区域规划,撰写了经济部分的规划报告,绘制了经济地图。撰写的论文在全国地理年会发表。
1958年,穆英华、张恩护参加长春市二道河子区人民公社规划,其成果“城市人民公社生产规划工作方法”发表在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的《人民公社经济规划问题》一书中。
中国经济地理教研室的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区域规划,农业区划以及城市规划。1959年,由地理系负责、吉林省地理研究所参加,承担吉林省建设厅项目:《通化地区区域规划》。规划调研历时3个多月,最后完成了区域规划报告书,写出总结报告。其成果发表在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的内部资料文集中。该项规划当时是在全国高校地理系经济地理研究中进行最早的区域规划项目,具有一定开创性质,是一项探索研究。
1960年区域规划研究全面铺开,同时开展的有吉林市、营口、沈阳、抚顺。石庆武带队赴沈阳,张汉飞带队赴吉林,郭勇闻带队赴营口,组织教研室大部分教师和一部分高年级学生参加,并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合作,历时3个多月。不仅完成规划报告书和制图等成果,而且为东北区经济地理研究开创了应用性研究的先例。对沈阳铁西区环保问题,沈阳冶炼厂辐射污染源的搬迁问题提出了实质性建议。对抚顺市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过渡问题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李振泉、谭慕蕙参加了吉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的吉林省农业区划项目,经历几年时间,提出了吉林省农业区划方案,对指导农业布局和因地制宜地落实生产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1960年,穆英华、陈才带领学生参加哈尔滨市工业动迁规划,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两项科研成果:“哈尔滨工业动迁原则”和“哈尔滨工业动迁规划”。穆英华参加长春市城市规划的调研工作,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开设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开办打下良好的基础。
1961年,陈才综合经济地理学长期争论的问题,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试论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的论文,提出了三个发展方向,得到全国经济地理学界的响应,也引发了我系热烈的学术争鸣。1963年,李振泉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试论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读后”的论文。这次学术争鸣引发了地理系关于地理研究方向和人地关系的讨论,对地理系的科学研究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2.学术交流
1954年,陈增敏受教育部委托,主持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师地理系《中国自然地理学大纲》的制定工作。
1959年4月,丁锡祉教授作为中国地貌学家赴莫斯科参加中苏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联合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这也是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第一次参加国际性学术活动。在会上他作了学术报告,并与苏联专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往密切了与苏联学者的联系。归国后,先后在长春、沈阳、哈尔滨、四平等地作了传达报告和关于自然地理及地理学发展的科学报告。
鉴于刘恩兰和丁锡祉在国内地理学界的影响,地理系与国内外地理学界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包括苏联地理研究所、列宁师范学院、海兰泡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综考会、林业土壤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第四纪研究室,国内知名大学的地理系等。
1959年12月,地理系与中国科学院吉林地理研究所联合召开全国地理科学研讨会,开创了我校以系为单位进行大规模科学研讨会的先例。来自全国88个单位24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地理系提交了39篇学术论文,其中90%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完成的。
1960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理学术会议。地理系提交了24篇论文,是除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以外,提交论文最多的单位。到会代表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会上,从提交的300余篇论文中选出了14篇作为大会报告,其中地理系有两篇论文宣读。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吉林师大地理系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生产,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在国内地理学界形成广泛的影响。
1960年4月初,由地理系主办,刚刚组建不久的中科院吉林地理研究所协办,召开全国沼泽学习讨论会。会议邀请前苏联沼泽水文专家K.E.伊万诺夫教授、地貌学家尼高尔斯卡娅讲学,同时邀请了国内六位有关专家作了专题报告。来自全国56个单位76位代表对沼泽研究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此期间,召开了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沼泽普查协作会议,制定了沼泽普查计划及协作方案。
(六)大型活动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地理系教师王维孝和一部分学生被错误地划成右派,给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被打成右派的老师和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多年处于痛苦之中。
1958年5月,在团总支书记带领下,全系学生到汪清森工局修筑森林公路,按军事化建制,成立“共产主义劳动大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经过50天的强体力劳动,修筑公路3000米,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教学秩序。
1958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下放归吉林省领导,学校名称改为吉林师范大学。经历了整风、反右,“双反”等运动,为了贯彻“三勤”方针,地理系全系拉练到江密峰公社参加劳动,进行教育革命实践,留校师生员工也到市内和郊区参加修马路和支农抗旱活动。此时,全国正在掀起大跃进的热潮,高等学校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教育大革命,许多老师下放农村劳动锻炼;学生勤工俭学,并在错误的导向下,开展了所谓“红专问题大辩论”,在学生中“拔白旗”,校内大办工厂,开展群众性的教学改革。
1959年教育大革命之后,地理系的广大师生开展地理科学教育方向的大辩论,筹划创建地理系的三个本科新专业,即气象气候专业、经济地理专业和沼泽水文专业。1960年,办起了四个新专业, 将在校学生划分专业班,分别学习不同的专业。同时,抽调一批学生提前毕业工作。1961,四个新办专业下马。轰轰烈烈办起的专业,统一归并到正规的地理教育专业。
1964年,地理系师生分成两大队,分别由陈才和孙肇春担任大队长,到洮南县大通公社和镇赉县套保公社进行社教运动。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该文以学术争鸣的形式在全国挑起了一场政治性的大批判。这是最高领导人为发动“文革”布置的一个前奏,作为学校的干部教师和学生当然不明白这其中隐含的政治意图,但在主流媒体的引导下,一些学生陆续自发组织了学习和讨论姚文元的文章和撰写大批判稿的活动。批判《海瑞罢官》活动形成的浓重的政治气氛事实上已使地理系的教学秩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吉林师大党委《情况反映》第8期(1966年4月20日)刊登了《地理系教师对学术批判的反映》,指出“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战战兢兢,惟恐说出错话”。系领导班子预感到这又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但不清楚其涉及的范围将扩大到何种程度,只能是一边组织学习,按照上级的精神领导地理系的运动,一边注意群众的反映,密切注视形势的变化。
1966年1月,在全国性大批判活动进行的同时,中央及高教部对国家的高等学校办学方针进行调整,提出所培养的学生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所以,教育工作要大革命,改造学科,……理科根据专业特点,到工厂和农场,安排相适应的工农业劳动。同时,中央提出“深挖洞,广积粮”,“准备打仗”的号召,学校要进深山建分校。根据中央这一精神,由吉林省委推动,学校党委决定在桦甸县红石公社建设红旗村,作为学校的半耕半读基地。
1966年2月,地理系和其他三个系的580名教工和学生相继到达红旗村,其中,地理系有19名教工。此时农历元宵节刚过,天气十分寒冷,加之红旗村又地处高寒山区,师生到达后的一段时间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学生住参场仓库,教工分住在当地农民家中。3月22日,刚刚化冻,即开始修路、平整地基、伐树、建造第一批房屋。为体现半耕半读的教育特点,从四月份开始,地理系学生结合专业开展专业实习。主要是在色洛河测量桃花水水位,在河两岸沼泽地钻探800孔,测量当地泥炭资源厚度及总储量。还在泥炭沼泽中挖两条排水沟,作泥炭地改造水田的试验。至同年六月中旬,红旗村师生已完成了1200平方米房屋建设,修路2100米,开垦荒地30垧,种大田、蔬菜田25垧,建立一座砖厂。这批师生在红旗村的劳动一直持续到1966年8月26日。红旗村劳动虽然让学生受到艰苦磨练,得到了锻炼,但使学生失去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学业的提高。
1966年5月,地理系穆英华、徐效坡等部分师生参加吉林省九台县农业区划,重点做了饮马河公社的规划。由于文革开始,工作未完就被调回了学校。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在党内传达贯彻。通知发表后,地理系根据学校党委制定的《吉林师大文化大革命活动的开展基本情况和今后的意见》调整了教学计划,每周教学时间调整为四天半,一天半参加“文革”的学习、大批判。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当晚还向全国广播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第二天在师大校园就不断贴出支持声援的大字报。地理楼里也很快贴满了大字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一些教师被点名批判或批斗,学生完全停课,气氛十分紧张。
1966年暑期开始,校园进入了有史以来最混乱的时期。师大造反派于1967年1月18日宣布夺取了学校各部门的权利,他们“踢开党委闹革命”,“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群众组织也开始了无休止的“派性”斗争,一些老教师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牛鬼蛇神”的帽子“批斗”。
1968年8月25日,中央发出了《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9月3日,由工人、解放军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宣布“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是学校最高权利机构,掌握学校一切大权”,全校人员“都必须接受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领导”。不久,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工军宣队)进驻地理系。工军宣队进驻后,拆除武斗工事,收缴剩余武器,为结束学校的混乱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工军宣队进校不是为结束“文革”,而是在稳定学校秩序的同时,继续开展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
1968年11月29日,吉林师范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之后,学校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地理系革命领导小组。至此,地理系建立起了以工军宣队为骨干的“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从革命领导小组成立到1977年工军宣队离校、革命领导小组解散的9年间,地理系也开展了一些工作:
1.按照学校的精神解放教师和干部,整党建党,建设系领导班子。1969年1月开始,学校根据中央的精神办起了“帮干班”。地理系被关押的一些干部和教师陆续被放了出来,在戴罪立功学习班里继续交代问题。1971年1月16-18日,中共吉林师大第六次党员大会召开,选出了由30名委员组成的党委会,常委8人。经党委批准,地理系建立了新一届党总支。
2.对“文革”前入学的学生进行毕业分配。由于“文革”打乱了整个教学秩序,“文革”前招收的本科生几乎失掉一半以上的学习时间,但按照上级的规定,仍按照学生入校时间计算学习年限,满四年就允许毕业。到1968年夏,地理系1964年入学的50名学生毕业。依据中央和吉林省革委会 “要坚决贯彻执行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的方针” 的指示精神,1968届毕业生先到部队锻炼,然后分配工作。按照同样的分配模式,到1970年7月,地理系又把1969、1970两届50名学生送出了校门。
3.创办吉林师大“永吉五七分校”。1969年初,学校开始与永吉县革委会合作办学。5月,学校派陈彬带领教育革命小分队去永吉县河湾子公社创办吉林师大“永吉五七分校”(开始同永吉县合办,曾称“永吉五七师范大学”,后改由师大自办),该校前期试办大文、大理科,后来增办农科,学制1至2年,由地理系老师任文科和农科主任,直到1978年撤消分校。
4.安排干部教师下放农村和挖战备地道。1969年5月,长春市革命委员会以“认真搞好斗批改、备战备荒为人民”为号召,下达了“关于认真做好城镇居民上山下乡的指示”的长革发(69)130号文件,要求各单位立即行动,动员一大批城市居民下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同时对“基本查清核实的逃亡地主、富农分子,要遣送原籍,监督劳动改造”。1969年11-12月,地理系先后有40余名教职工被下放到桦甸、安图、长白、通榆、科右等县、旗,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插队落户”把这么多教师赶出学校,对学校和地理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69年由于挖“战备地道”的需要,地理系的部分老师带领在校学生进行坑道测量工作。1970年5月开始,当时在校的1969、1970两届学生承担了挖备战地道的任务,到6月雨季来临前,共挖地道近千米。
5.招生、教学和毕业分配。1970年秋,地理系在中断4年(1966—1969)招生之后,以“试办班”形式招收学生30名,男生19名,女生11名,学制两年。两年制的“试办班”学员入学后,根据理科系“以三机一泵和生产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实行结合典型任务进行教学。1972年秋,“试办班”学员毕业,其中留校工作1名。1971-1972年地理系仍没有招生。1973-1976年地理系又按照推荐的方式招收了四个年级的学员,学制三年。教学形式以“开门办学”为主,多在农村结合地方生产任务并与相关课程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地理系革命领导小组紧跟“学朝农”的“教育革命”潮流,提出“一年在农场,二年在公社,三年在五七中学”的办学方案。经济地理学的内容基本上被砍掉,自然地理学被“综合”成“自然条件的改造与利用”内容主要是一些农业气象、农田水利、施肥改土、农田基本建设等知识,要求“在干中学”以干代学。德惠县夏家店农场和永吉县江密峰公社是地理系开门办学的重要基地。教职工被分配到各个年级,从学员入学一直跟到毕业,称为“一条龙”。
这一时期,学校和地理系也在探索其他办学方式。1970年,学校领导基于校办工厂工人年龄偏大需要增加新工人,教学科研也需要配备辅助人员,向省里申请补充新工人。同年12月省里批准我校从长春市宽城区、九台县应届初中参加四个面向分配的毕业生中挑选120人,举办技工班。1971年2月,技工班开学,地理系承担了其中一个班的教学任务。1972年10月学员毕业,地理系选留了3人补充到泥炭综合利用厂。1972年4月-8月,地理系与四平师范学院联合在四平举办“地理教师短训班”,招收学员50余名。同年9-12月,又在安广师范学校为白城地区教育系统举办了“地理教师短训班”,招收学员50余名。这两个短训班为地方师资培训作出了贡献。
这一时期地理系的教学实验室也处于停滞和后退状态,基础实验不被重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地质实验室后期变成了地震测报室,仪器观测室在人防地道内;傅科摆演示室变成仓库;气象园长久不用,终被废弃。
6.教师队伍建设。经过1969年教师下放后,地理系师资力量严重不足。1972年,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了批判林彪“极左”路线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等一系列正确主张。于是学校开始抽回插队落户的教师,充实教学队伍。地理系陆续抽回了一部分下放教师,教师队伍有所恢复。除抽回下放教师外,地理系还从1973年-1976年毕业的215名学员中选留了6名毕业生补充教职工队伍。
7.科学研究工作。地理系的科研工作“文革”中受到相当大的干扰,但部分教师一直在坚持科学研究。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沼泽研究室开始密切结合生产实践,自力更生,积极开展泥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1966年春季,柴岫等走访图们纤维板厂学习试制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1970年学校批准恢复组建泥炭沼泽研究室,1972年正式创建泥炭综合利用实验厂。此后,又陆续试验研制了泥炭波形瓦、泥炭保温材料,开展了泥炭腐殖酸及其应用的研究,尤其腐殖酸肥料、营养土系列产品引起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柴岫在煤炭部、化工部1974年召开的全国腐殖酸与腐肥会议上作了“腐殖酸肥料大有可为”的报告。同年,以沼泽研究室为依托,成立了腐殖酸科技情报站,并内部发行了《腐殖酸科技情报》,有力地促进了泥炭腐殖酸科技交流和发展。化工部、轻工部对泥炭腐殖酸研究给予了较大强度的资助。这一时期泥炭沼泽研究室承担的有影响的项目还有“湛江及长江下游泥炭调查”、“泥炭腐殖酸及提纯腐殖酸测定方法研究”;出版的著作有:《草炭腐植酸肥料土法生产及其应用》和《腐植酸类肥料资源及其土法生产》。
1970年,为配合中苏边境自卫反击战,李泰叶、周占鳌被抽调吉林省军区“320”办公室,负责兵要地志中的有关图件的编辑工作,并受到吉林省军区的好评;1971年周占鳌主持承担了白城地区的行政区划图的编辑工作;1975年,周占鳌参与了霍林河煤矿坑口电站水源地的库区地形图的测制工作(主持单位:吉林省水利勘察设计院)。
1971年,根据中央(71)54号文件精神,中央有关部门为了推进外交工作,安排由吉林省翻译出版部分地理书籍,由地理系承担。地理系陈才、陈增敏、满颖之、孟春舫等参与了翻译工作,到1975年完成并出版了《秘鲁》、《匈牙利地理》、《罗马尼亚地理》,这批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至今仍时常为学术界引用。同年,学校组织理科各系教师举办“自然辩证法学习班”,地理系吕金福、刘德生先后参加辅导工作。
1972年,石庆武等参加了内蒙古东部能源基地(主要是霍林河能源基地)规划工作,包括铁路选线(通霍线)、煤电(空冷机组)联合、煤电化联合、农副业基地等,提交了项目规划论证报告以及多篇学术论文。
1974年起,应《地理知识》杂志社约稿,刘德生连续发表四篇关于地球基础知识的科学普及文章。
1974年,吕金福与曾景春合作发表“沈括的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杂志),后香港大公报转载该文。
1975年起,李振泉等参加吉林省农业区划考察与编制工作。
1975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柴岫任编委,景贵和、刘蕴薰参加了《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的编写,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77年,“文革”后第一次全国地理学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肖荣寰代表地理系出席,做了“农业地貌和地貌制图问题”的发言。会上一片控诉之声,并欢呼地理科学和学会工作得以新生。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大动乱。文革期间,地理系党组织和系行政均受到冲击,各种规章制度都遭到破坏,全系整个教学和科研工作陷于停顿。运动中,许多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和教学科研骨干,遭受了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些教职工先后被送到农场、“五七”干校劳动。大批有才华的干部、教师长期被审查、隔离、施刑,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们及其亲属的人格尊严、身心健康,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地理系的教师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是地理系历史上在人力资源方面最惨重的一次损失。与此同时,地理系的许多教师也从各个角度对“文革”进行了一定的抵制,他们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积极护系,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坚持从事教学、科研,为国家培养人才。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地理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机构设置
1.领导班子建设
1978-1995年18年间,先后有7届行政班子任职:
1978年5月-1981年9月,张子桢任地理系系主任,陈亚子、张力果任副系主任;
1981年9月-1983年8月,张子桢任地理系系主任,张力果、陈才任副系主任;
1983年8月-1987年1月,张子桢任名誉系主任,陈才任地理系主任,肖荣寰、李惠明、袁树人任副系主任;
1987年1月-1990年3月,肖荣寰任地理系主任,袁树人、吕金福、叶宝明任副系主任,1989年3月,崔庠任副系主任;
1990年3月-1992年2月,肖荣寰任地理系主任,袁树人、吕金福、叶宝明、崔庠任副系主任;
1992年2月-1993年5月,吕金福任地理系主任,袁树人、叶宝明、崔庠任副系主任;
1993年5月-1996年1月,吕金福任地理系主任,白光润、叶宝明、周密任副系主任。
1978-1995年18年期间,先后有6届党务班子任职:
1978年2月-1979年2月,王文卿任地理系党总支书记,王兆明、于代文任副书记;
1979年2月-1981年4月,王文卿任地理系党总支书记,王兆明、于代文任副书记;
1984年4月-1987年4月,于代文任地理系党总支书记,李津任副书记;
1987年4月-1990年5月,于代文任地理系党总支书记,崔庠任副书记;
1990年5月-1994年1月,于代文任地理系党总支书记,崔庠任副书记;
1994年1月-1996年1月,于代文任地理系党总支书记,李桂清任副书记;
2.教研室、实验室及研究机构设置
地理系设有地理教学法、地质地貌、综合自然地理、气象气候、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区域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地图与遥感、函授教育等11个教研室。
建有东北师范大学区域信息工程实验室、地图遥感实验室、土壤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粒度分析室、气象气候实验室、生物地理实验室、泥炭植物残体分析鉴定室、C14年代测定分析室、天文地理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部分实验室后来整合为地理系中心实验室)。
设有东北亚地理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东北经济区研究室、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3.行政管理和教学辅助
1977年后,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公室的业务量也不断加大。为了适应需要,办公室相继增设了科研秘书、研究生秘书岗位,到1995年办公室设一主任岗,人事、教务、总务、科研、研究生等秘书岗,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陈理坚任主任,陈晶玉、孟瑞芝等负责其它工作。
这一时期,地理系仪器室和资料室壮大很快。仪器室主要结合新的教学任务配备了一批野外设备。野外实习线路和时间都有所增加,实习后勤工作改由行政或实验室负责,仪器室改为备品室。徐志云等负责备品室。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宣布了科学春天的到来。地理系科研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实验任务大量增加。系领导班子决定增设实验技术岗位,调入部分实验技术人员充实实验队伍,主要负责实验教学准备、实验室管理等。由于科研任务的增多,对资料的需求量很大。同时,利用科研购置的专业资料也极大地丰富了资料室的藏书。如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地理教研室结合开展的科研项目将原有的专业资料室发展为东北亚资料信息中心。这一时期段景湘、李煜芝、李树珍、佟素贤、陈理坚、高莎丽等先后在资料室工作。
(二)教育教学
1978-1995年期间,地理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带动了整个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开展。其中,最显著的史实,也是这一阶段我系在教育教学方面最突出的成绩,是为我国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编写出版了多部开拓性的、高水平的、适用的本科全国统编教材,既为国家高层次地理人才培养贡献了力量,又奠定了一定时期我校地理学在全国的地位。
1.教学计划制定
为了保证本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18年间,地理系先后6次修订本科教学计划。
1978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教学计划的精神,制定了文革后的第一个本科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中学地理师资,学制4年。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了基础课教学,恢复了教育课程和教育实习,贯彻了以学为主的原则,对生产劳动和专业实习等做了适当的安排,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1980年8月1日,我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并在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师范学校各专业计划的通知》指导和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全面地修订了1978年制定的教学计划,加强了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增加了毕业论文和学生科研训练,重视劳动、军事训练、教育实习、专业考察实践,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发展了边缘学科。
同年,我系非师范专业—经济地理专业(城市与区域规划)开始招生,制定了非师范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了与综合性大学相同的课程(含基础理论课、部门专业课、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的专业课、建筑学专业课等)。
1984年,根据实行学分制的需要,微调了1980年的教学计划。
1985年,学校从85级开始实行学分制,为此,系里对1984年教学计划进行补充修订,针对五日授课制,压缩了课时,增加了自学时间。
1988年修订了1985年的教学计划,进一步突出了师范性。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适应能力”的原则,制定了培养教师的具体要求。这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加强了基础课,基础课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二年半;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学教师基本素质和基本功的训练;高年级增加了应用性课程,如人文地理学、环境地学、计量地理学、遥感技术应用等;另外,还对原有选修课进行调整,使之规范化,同时增加十几门选修课,使学生从事教育工作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加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1992年,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得高校师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地理系党总支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系教师围绕地理系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等进行大讨论。这一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有的教师认为,培养中学地理教师没有出路,并提出了十几种应用性专业设置的构想。在学校的指导下,经过冷静的思考和深入的讨论,师生们逐渐认清了改革的形势,在坚持办好师范教育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向应用性专业靠拢,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
1994年,按照学校的要求,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总结前些年人才培养状况的基础上,对1988年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教学计划从1994级开始实行。这次修订教学计划的目的在于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学分制和选课制,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我系培养师资和各方面人才的质量。这次的教学计划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结构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强化素质培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使学生获得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好的专业素质和从事教育工作的素质,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性。课程设置时在稳定基础课的同时,加强了应用地理的内容,向环境和资源方面靠拢,特别是加强环境学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建设,使学生毕业后既能是环境管理和区域开发的参与者,又能是地理学知识的普及者。教学计划在编排上由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简介两部分组成。
2.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中,我系狠抓了几项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重视教材建设,争取到了多部国家级本科教材的主编或参编权利,同时,注重无统编教材课程的自编教材工作,保证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
第二,安排好四年级六周的中学教育实习,与全市十几所中学签订协议,作为学生实习挂钩中学。
第三,组织好地理野外实习,确立了长白山、本溪、秦皇岛、大连、通化、左家、东北西部草原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和实习路线;环渤海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和实习路线,编写了《地理学野外考察实习手册》。
第四,抓好毕业论文工作。从77级开始,第八学期同学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这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材建设
在高水平教材编写方面,1978-1995年这18年是地理系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先后以主编、副主编、参编单位的身份编写了《地图与测量》、《地图学》、《人文地理学概论》、《世界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导论》、《世界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中学地理教学法》、《普通水文学》、《水文学》、《动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学》等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以及《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动物地理学教学大纲》、《中学地理教学法教学大纲》、《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大纲》、《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等全国统编教材大纲,还有《经济地理学基础》、《土壤地理学基本理论》、《地理野外实习指导》、《综合自然地理学》等自定教材,作为文革以后直到21世纪初全国大学本科地理教育的基础课教材,在全国得到广泛使用,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国内师范院校地理学教材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单位,也奠定了一定历史时期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在国内地理界的学术地位。
4.课程建设
1978-1995年期间,地理系重点建设了一批本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地图学 地图学是地理系的基础课,在张力果的带领下,我系从文革后开始进行地图学课程建设。受国家教委委托,于1978年以第一作者名义完成《测量与地图》教科书的编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高师院校使用。1980年教育部又委托我系张力果编写完成了地图测量课教学大纲,《大纲》集中体现了我系张力果、李泰叶、周占鳌等地图教研室全体老师二、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体会和新理论的支持,提出将测量与地图课的内容与体系统一起来,加强地图学内容并使其完善;测量部分作为形成地图的手段加以介绍,不讲完整的测量学,改课程名称为《地图学》,并于1984年以第一作者名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地图学》教科书,全国使用。1989年,在第一版《地图学》基础上又进行重新修编。张力果委托周占鳌起草《地图学新大纲》,经认真讨论修改后,即开始着手编写教材,第二版《地图学》于199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气象学与气候学 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期间,气象气候教研室人员多次参加全国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的讨论和制定,与此同时,结合东北区域特点和学生培养方向,在课程知识体系上确立了以气候为中心,以气象和天气知识为基础,以大气环流为承上启下纽带的气候学与气象学新体系。去掉了多年沿用的苏联旧体系,去掉了过时的陈旧理论和臃肿繁琐的内容;增加了新的动力气候、下垫面气候理论、计算机数据库等现代化手段、空间科学遥感技术和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方法,加强了实践课的教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1979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提出加强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意见,我系郑应顺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编著了我国文革后第一部《土壤地理学》全国统编教材,郑应顺主笔土壤地理学基本理论的撰写和北方土壤类型的撰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1983年高教出版社再版。该教材构建了土壤地理学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规范了全国高师地理专业土壤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长期为全国高师院校及部分综合性院校使用,为我国土壤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土壤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系土壤地理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我系张一为课程建设作出了贡献。
普通水文学 杨秉赓、李惠明、钟职清首先在我系开设了普通水文学课程。在国家教委和高教出版社的统一指导下,杨秉赓与河北师大、华东师大老师共同编写了高等学校教材《普通水文学》,197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至1990年已经出了第六版。1992年,李惠明与华东师大、华中师大老师共同编写的《水文学》,被国家教委高教理科指导委员会确定为高校本科新编教材,多次再版,一直使用至今。
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 1970年代末,恢复文革期间停开的《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课程,陈鹏讲授《动物地理学》,朗惠卿讲授《植物地理学》课程(76级学生)。1978年末钱家驹调入地理系,讲授《植物地理学》课程,增加了有关的实验和实习课程。当时,正式教材很少,更没有实验、实习指导及教学参考资料。教研室老师注重教材建设,组织编写教材、实习实验指导和教学参考资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陈鹏主编《动物地理学》,198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在动物地理教学与科学研究活动中,我系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动物地理学和土壤动物学专门人才,而且为自然地理学理论提供了动物学方面的论据,丰富了生物地理学的内容,完善和发展了以土壤动物为中心的动物地理学体系,填补了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的空白。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教育改革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教研室老师多年努力,《生物地理学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在1993年分别获东北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吉林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地理教学法 1981年开始,地理教学法课程随着中学和高师课程改革的进程,也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曹琦的带领下,我系承担并完成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内容,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地理教育界颇有影响的课改研究成果,确立了我系地理教学论专业在全国的学术地位。
地貌学 地貌学是地理系的传统课程。1980年代初,由肖荣寰牵头修订地貌学教学大纲,突出重点内容,补充了一部分新的内容,包括室内实习和野外实习。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系的基础课。1978年,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由我系和兰州大学地理系为主审单位,孙肇春、吕金福参加了这项工作。1981年,应全国高师第四纪地质学教学研究会的邀请,吕金福主编了《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大纲》(讨论稿),该大纲在河北师范大学主持召开的第四纪地质学教学研究会上交流并成为我系《第四纪地质学》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该大纲的主要内容成为后来衍生的《第四纪环境学》和《第四纪环境与全球变化》的基本构架。1988年编辑了《地理野外实习参考资料》,建立了地理系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制订了《学生野外实习守则》,加强了对学生野外实习课成绩的考核,1989年获吉林省教育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三等奖。地质学基础课程1994年成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综合自然地理 1979年我系率先在师范院校本科开设综合自然地理课程。1980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景贵和主持修订的全国师范院校《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1980年景贵和编写了《综合自然地理学》(油印稿)教材。1985年,我系成功地举办了全国综合自然地理科研教学研讨会。同年,承办了全国第一次综合自然地理助教培训工作,并延续至1989年,为全国高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的师资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1986年景贵和等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材,并于1990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国高师院校自然地理专业普遍采用的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是区域地理四大支柱课之一,也是地理系重点建设的课程。从1982年开始,为解决本科教材之急需,陈才受教育部委托,牵头编写了全国高师统编世界经济地理教材(内部发行),198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连续修订三次。教材自成体系,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使用效果显著,成为此类教材的典范,并获高校教材二等奖。
区域自然地理(包括中国自然地理和世界自然地理两门课) 1978年后,中国自然地理和世界自然地理两门课的教材都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统编教材,我系一直是主编和主要的参编单位之一。为了配合区域自然地理及相关课程的教学,1984年祁承留、孙文昌参编了《中国自然地理图集》;1987年李祯、祁承留、孙文昌参编了《中国自然地理教学参考书》;1992年,刘德生、李志国、韩杰编著《亚洲自然地理》一书(商务印书馆);1994年李祯、祁承留、孙文昌编著了《东北地区自然地理》。《东北地区自然地理》一书是在总结我系多年来对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的教学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编写的,具有较高的评价,受到读者的欢迎。由李祯、祁承留参编的《中国自然地理》教材获1979-1981年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第二版获1987年第一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1994年首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教材类)一等奖。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我系在这一期间新增设的课程,也是在全国高校地理系最先开设这门课的单位。张文奎在教材、课程内容、参考资料等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课程在全国高校开设较早。1980年代初,孙文昌开设了旅游地理学课程,编写了《旅游学概论》一书,影响广泛。1987年我系开办“东北三省旅游干部培训班”,出版《旅游地理》一书。
环境地学 由李惠明率先在我系开设,形成了系统、综合、稳定的课程内容。
计量地理学 杨秉赓首先在我系本科生、研究生、教师进修班开设了这门具有地理学前沿性、动态性、先进性的课程。课程从系统的观点,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为手段,分析、研究地理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关系,重点侧重在定量研究方面,并以数学模型的方式解释、表达地理问题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将计算机用于地理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1984年与华东师大老师合作,编写了《计量地理学基础》本科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出版,1991年再版,是我国高校最早、最权威的的计量地理学本科教材。课程建设一度走在了全国高师院校的前列,奠定了本科生定量研究的知识基础。
遥感技术应用 由李泰叶首先在我系开设该课程,经张力果、李泰叶、周占鳌等的不断完善,编写了相关教材和参考书,并在教学实践方面作了一定探索,确立了我系这一领域在全国的地位。
地球概论 由曹琦首先开设,李津助课,1981年始李津接任。在教学方法、参考书、教具等方面做了很多建设性的工作。
城市与区域规划有关课程 城市与区域规划有关课程是我系非师范专业-经济地理专业(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主干课程。在教学计划编制和课程建设上,经过陈亚子、石庆武、穆英华等中国经济地理教研室(后改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教研室)老师的努力,先后考察了国内有关院校专业的课程设置,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形成了既有综合性大学和工科院校相同专业的共性,又有我系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毕业生既能胜任城市规划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又能适应更广泛的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有关城市与区域规划课程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地理教研室从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借鉴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努力探索专业特色并为专业建设奋斗得来的成果,也是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地理教研室为我校我系做出的重要贡献。其中开设的一些核心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人口地理,经济地理导论,区域规划,历史地理,建筑与规划制图,详细规划等。其中城市规划原理课程首先使用的是清华大学建筑系赵炳时编写的教材,在教学中结合我系任课教师(穆英华)规划实践的经验,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城市性质的确定、城市工业布局、城镇体系、分区规划等。其中,在分区规划课程方面还进行了实践及其基础上的引深,强调大城市分区规划的必要性,打破了以往的城市规划的两段论的做法,也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改革。
1978-1995年是我系课程计划调整相对频繁的时期,这一过程中还增设了大量的选修课,反映出了我系的办学特色和科学研究水平。
5.人才培养
1978-1995年以来,地理系共有18届本科、5届专科学生、15届硕士研究生、6届博士研究生毕业,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受到普遍的欢迎。
1980年开始,我系开始培养非师范专业-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区域开发与管理领域的骨干力量。
1983年以来,我系开办函授学员学位教育,包括五年制本科、三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三大类。1983-1985年有3届五年制函授本科生;1986年有1届三年制函授专科生;1987-1995年有10届三年制本科函授生。这期间,异地开办了通辽、兴安盟和东丰县的2年全日制、3年全日制和三年函授的专科班,为东北地区中学地理师资培养了大量人才。
1981年,为了查清我国泥炭资源储量,确定利用途径和方式,地质矿产部责成我系沼泽研究室举办泥炭资源及其调查研究培训班,为全国各省地质部门培训泥炭资源研究人才,以便开展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泥炭资源调查研究。来自全国地质部门的30余名地质工作者参加了培训,由沼泽研究室和地理系有关专业的教师授课,主要课程有《沼泽学概论》、《泥炭地质学》、《沼泽植被》、《泥炭化学》,聘请了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周昆叔研究员专门讲授《孢粉学概论》。1982年我校在南京师院举办第三批全国地质部门泥炭地质人才培训班,由郎慧卿、陈淑云讲授“沼泽植被与泥炭植物残体”和“泥炭化学”课程。
1982-1992年期间,我系受当时国家教委委托,先后举办11届人文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助教—骨干教师进修班,培养学员110余人,为国家高校地理教师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同期,在全国率先开展旅游地理的研究,在本科开设旅游地理课程,并于1986年举办“东北旅游干部培训班”,学员遍布除台湾省外的全国各省区市。
这期间,我系在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三)科学研究
1978-1995年期间,地理系的科学研究工作一直走在学校的前列,也是国内地理学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单位。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产出了丰富的、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这一期间的科学研究,在集中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的同时,还形成了我系科学研究中的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和传统。一些研究领域是在前所未有的情况下开始并形成方向的,一些研究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更有一些成果对解决科学问题、探索科学未知,对政府正确的决策咨询、对国民经济建设、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些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知名学者分布于地理系内部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教学法、地图与遥感等专业领域之中的各个方向。
1.自然地理研究
“文革”后,孙肇春率先进行松嫩盆地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沉积环境的研究,为我系以后有关松嫩平原环境变化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组织建立了地震观测站。
1977年,在张力果的带领下,有十多位老师和1975级学生参加了双阳县农业区划研究,这是“文革”后我系第一次大规模和综合性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
1978年,泥炭沼泽研究室的《泥炭综合利用》获得全国首届科学大会奖,柴岫代表研究室出席了大会。同年,由张则有带队完成了煤炭部的黄淮五省泥炭资源调查任务,写成了《黄淮五省泥炭资源调查报告》,呈交煤炭部。
1978年,在李惠明带领下,我系有十几名教师参加长白山环境本底调查,为以后的长白山环境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79年,在肖荣寰带领下,我系有多名教师和1976级学生参加农安县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为全省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积累了经验。
1979年,我系恢复有关生物地理方面的研究,钱家驹带领系内部分教师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局科技人员到长白山进行科学研究,回来后钱家驹老师发表了“长白山发现对开蕨”等论文。
1979年,陈鹏与中科院张荣祖教授在长白山首次开展了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填补了我国土壤动物研究的空白。
1979-1980年,泥炭沼泽研究所接受煤炭部研究任务,先后对江西省和广东湛江埋藏泥炭进行了系统研究。
1980年开始,李振泉、肖荣寰接受吉林省农业区划工作,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后期,为全省的综合农业区划和部门区划做了大量工作。肖荣寰、唐成田等编绘并出版了《吉林省1:50万地貌图》等著作,继而参加了全国1:100万地貌图的研制工作。
1980年以来,孙肇春、高凤歧、肖荣寰、吕金福、唐成田、李志民等为骨干的地貌第四纪科学研究队伍致力于地貌与第四纪科研工作,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肖荣寰在1960年代参加丁锡祉教授倡导的全国第一个冰缘研究小组,是我国冰缘研究的主要创始者之一。1980年代为我国东北地理区的第四纪冰缘环境研究作了大量工作。在城市地貌、土地沙漠化等领域也做了许多工作,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嫩沙地的形成演化、现代沙漠化特点及发展趋势”。吕金福长期从事第四纪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新构造运动与松辽水系变迁的研究,1990年从事长白山的火山,冰川与冰缘过程的研究、辽东半岛的黄土和云南龙街粉砂的研究、渤海北黄海泥炭全新世环境的研究和松嫩沙地古环境的研究。
1980年,地理系充分认识到沉积断代和环境代用指标分析实验技术对于沼泽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重要价值,由李汉鼎和冷雪天同志负责,于1980年创建了C14年代实验室。同时,孢粉分析实验室和泥炭植物残体实验室、泥炭理化分析实验室和泥炭综合利用实验厂,为各方面研究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1980-1995年期间,李惠明等承担和完成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图们江流域生态系统研究”等科研项目分获1980年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6年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级)、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993年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周占鳌、赵云升负责图集总体设计工作,周占鳌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图集》的副主编,该项目确立了我系在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自净规律及区域生态环境研究等方面在国内的地位。
1980-1990年期间,杨美华带领气象气候教研室人员(李栖筠、刘蕴薰、杜贵芹和顾卫)系统地开展了遥感在气候资源调查及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在我国较早将遥感技术用于区域气候多级分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提出了划分气候分异规律界限的客观依据,内容涉及我国边远地区沙漠、草原、山地等气候资源图的编制,其成果被编入本科教材,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
1980年代开始,陈鹏主持林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吉林省东部山地土壤动物系列研究”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东北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系列研究”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出席国际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学术会议、第一届国际森林土壤学术会议、日本第八届土壤动物学术会议等。
1981-1983年,泥炭沼泽研究所承担国家经委和煤炭部下达的研究任务,对云南省泥炭资源与重点矿进行勘探调查。
1983年,由李振泉主持,景贵和、肖荣寰、徐效坡等几十位教师和1979级学生参加松花湖区国土规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野外考察和室内总结,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是“文革”后我系的一次大规模和综合性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
1983年起,张子桢组织系内部分教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吉林省卷》的编撰,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94年,词典正式出版。
1983年,景贵和等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大平原土地类型研究”。
1983年,李祯、祁承留承担了国家教委基金资助项目《东北地区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并纳入了国家教委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协作组,确定李祯为东北片负责人。经过野外调查及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完成了东北区的编写任务,研究成果《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1986年,泥炭沼泽研究所承担地质矿产部的研究任务,对我国贫营养泥炭沼泽分布最为广泛的大小兴安岭泥炭地进行详细勘察。这一阶段,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以高凤岐为带头人的泥炭地质研究方向逐渐形成。对于泥炭成矿类型、第四纪泥炭成炭期的划分,泥炭层系对于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泥炭层柱环境代用指标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
1986年,景贵和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评委,同年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西部沙化土地景观生态设计”,是我国资助的第一项景观生态学课题。并于1990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了《吉林省西部沙化土地的景观生态建设》一书,提出了沙化土地的成因、机制、治理技术与五种沙化土地的治理模式。
1985年,肖荣寰组织系内十几名教师编撰《吉林省志•自然地理志》,历时7年,正式出版。
1985年,柴岫主持了教育部重点项目《泥炭沼泽的发生、演化与生态系统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对我国沼泽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98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的当年,李汉鼎主持的“有机碳(泥炭样品14C)年代可靠性综合研究”得到基金资助,确定了泥炭样品采样、测试和计算中等因素影响的14C年龄误差大小,从理论上探讨了提高泥炭14C测年的精确性的可能性。
1986 -1988年,柴岫与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共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沼泽的类型特征、形成演化及其保护利用”,对我国典型地区的沼泽湿地的生态特征和基本生态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988年,受日本文部省资助,与日本北海道大学合作,完成了“中国典型泥炭地生态特征研究”,对若尔盖沼泽生态结构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实验观测研究,将观测结果与60年代的沼泽生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了若尔盖沼泽25年间的生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1986-1990年,王文卿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山区生态经济复合体的研究”。
1988-1990年,周密编著出版了《环境容量》、《环境学基础》等环境学著作。
1986-1993年,张则有主持吉林省科委 “泥炭吸油材料净化海上漂浮油研究”、“炭塑复合材料”、“水煤浆添加剂”等项目。其中水煤浆添加剂通过省级鉴定后,转让企业生产。
1986-1995年,陈淑云主持国家科委重大项目“泥炭作饲料试验研究”、“用泥炭制燃料砖的应用研究”、“泥炭生物肥料的研究”、“泥炭硅藻土多功能保温材料系列产品的研究”。
1988-1996年,郎惠卿主持的“小兴安岭沼泽植物与泥炭的营养物质交换过程”研究连续三次获得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通过对汤红岭更新山和汤北等地的贫营养沼泽连续8年的定位观测,揭示了不同类型沼泽中的优势植物与基底(泥炭)之间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之间的交换过程,阐明了贫营养沼泽自然演替和人工排水干扰演替的过程。
1989年,杨秉赓主持了国家科委项目 “长白山地区资源考察及其总体规划”,在与校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老师的合作下,在龙井县人民政府和抚松县人民政府的直接参与领导下,先后完成了《龙井县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总体设计》、《抚松县综合发展规划》报告,另外还完成了《长白山地区特产资源开发及其总体规划》报告,并获得了“在国内同类规划中具有先进水平”的鉴定评语。此外,龙井市总体规划获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一等奖和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部三等奖。
1989年,杨美华在系内组织十几名教师参加编撰《长春市志•自然地理志》,历时7年多,正式出版。
1989-1991年,高凤岐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北黄海泥炭的成矿机制与海侵海退的关系研究”。1989年秋季,高凤岐因病去世后,由李汉鼎和吕金福主持完成,探讨了以海面变化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北方沿海泥炭沼泽发育的历史进程,揭示了泥炭地变迁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项目成果《中国北方沿海泥炭与环境》这一专著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1989-1991年,张一主持了吉林省科委项目“吉林中西部沙地综合开发与治理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杨美华、周占鳌等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玉米遥感动态监测与估产研究”的子课题“吉林省玉米灾害及区划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中国玉米遥感动态监测与估产》一书中。
1991年,景贵和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东部山地林缘带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了以灌木牧草种植为核心环节的林缘带景观生态建设的模式,1994年出版了《吉林省东部山地林缘的景观生态建设》一书。
1992年,杨美华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辽平原玉米产区干旱、低温、涝灾危险度评价及区划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东北地区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在方法上探讨了地面温度遥感解译的地学订正关系。
1991-1995年,王文卿主持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三江平原低山丘陵区农林牧结合机理及效益评价”,建立了林缘带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实体模型,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
1993-1995年,白光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泥炭形成的水热系统模型与全球成炭气候模式”。论证了泥炭形成和积累过程中微环境条件与地带性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确定了泥炭形成的水热系统指数,在理论上深入探讨了泥炭积累的地带性规律。
1994-1996年,张则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白俄罗斯和中国东北泥炭沼泽特性的对比研究”。对欧亚大陆不同气候类型区的泥炭沼泽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环境背景对泥炭沼泽生态功能的作用。
2.人文地理(含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1970年代末期,李振泉、张文奎等对“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倡导作出积极响应,围绕着复兴人文地理学的主题,发表了系列性论文和相关著作。其中,李振泉关于人地关系和综合地理学方面的论述,受到同行的重视。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高等学校教材),是我国第一部国内人文地理学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978-1995年,中国经济地理教研室(东北经济区研究室)围绕东北地区能源、交通、经济区划、国土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省区地理等问题,或与国内科研单位、其他高校合作研究,或为政府提供政策和战略咨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东北经济地理总论》、《吉林省经济地理》、《吉林省地理》、《东北地区交通运输地理》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奠定了我系东北问题研究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
1979-1988年,在陈才、张文奎、孟春舫、袁树人等人的努力下,出版了《日本经济地理》、《苏联经济地理》(上、下)、《日本钢铁工业地理》、《日本农业地理》等一批专著,产生了广泛的国内影响。
1980年代到本世纪初,陈才在国内率先致力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首次开设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课,先后出版三部著作(包括教材),基本形成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1980年代,受建设部委托,我系石庆武、穆英华参加了中科院地理所组织有关高校承担的城镇、工业布局和区域规划的研究任务;穆英华同时参与了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对长春市的城市性质、工业布局、城镇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被长春市总体规划采用。
1983-1988年间,在“洋为中用”的原则下,我系开展对国外国土整治模式、经验的研究,配合国际家计委的国土规划,深入研究前苏联、日本,为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等政府机构提供了一批成果,并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
1984年起,陈才、袁树人、于代文等开展对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的研究,先后经历了“边境贸易”研究、“图们江通航”研究、“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与“吉林省对外开放战略”研究、重大建设专项研究等四个阶段;研究活动和成果受到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的肯定,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图们江地区通海航行与吉林东部区域开发模式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对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问题仍在跟踪研究。
1984年,穆英华参与了城市分区规划、中小城镇规划、集镇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的某些观点,为国家有关规范规程所采纳。
1986年,孙文昌主持的《长白山旅游总体规划》获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1988年,张文奎、孟春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东北地区消费行为地理研究》,开创了东北地区该方面研究的先河。
1991-1994年,王兆明主编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文化整合与分区研究”,出版了专著《中国历史地理》。
1993年,李振泉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展示了人文地理专业在争取国家社会科学领域高层次项目的实力和水平。
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经历了“测量与地图-地图测量-地图学-遥感技术应用-地图遥感-地图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一变化发展过程。
1970年代末,周占鳌参与了中国科学院主持的“云南腾冲航空遥感试验研究”项目,最终完成了腾冲地区景观结构图的编制。之后,张力国、李泰叶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净月潭试验区遥感试验研究工作,完成了地物光谱测试、土地利用解译、土壤类型解译和植被类型解译等研究内容。
1980年初,周占鳌参加国家大地图集(普通地图卷)的总体设计工作。具体负责符号系统设计并任符号系统设计组组长,为期一年。
1982-1985年,由教育部直属五所院校和山西省有关部门参加,开展山西农业遥感试验研究,张力果、李泰叶、林绍宗等负责土地利用专题解译和系列成图工作,该项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我校是主要获奖单位之一。
1983年,张力果、李泰叶、周占鳌、林绍宗、赵云升、刘克旭等参加国家科委下达的“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承担气候、制图、土地利用及遥感估产等研究内容。项目完成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5年,张力果主持国家科技部“七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陆地卫星TM资料系列成图规范化研究”,全国高校和研究所40多位教授和研究员参加,历时5年,创造性的完成了项目研究,经中科院组织专家鉴定,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86-1990年,周占鳌等参加完成的“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东北平原农田林网区遥感调查研究”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周占鳌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玉米遥感动态监测与估产研究”的“玉米遥感区划与地面采样框架布设研究”子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玉米遥感动态监测与估产》一书的第二章。
4.地理教学法研究
1978和1981年,初中和高中分别恢复了地理课,高师地理教学法研究得以恢复。这一时期,我系地理教学法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1980年,曹琦主笔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地理教学法教学大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大纲对《中学地理教学法》课程的研究目的、内容等进行明确的规定,表明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同年,曹琦作为主编之一的我国第一部高等师范院校教材《中学地理教学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于1984年和198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次再版,发行量达17万册,在全国师范院校中产生较大影响。
由曹琦主编,肖荣寰、李祯、孟春舫任副主编的《中学百科全书——地理卷》成为全国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的良师益友。
在这一阶段,我系已经成为东北乃至全国的地理教学法学科的教育研究中心之一,所发表的系列研究成果,丰富了学科研究内容,拓宽了研究领域,完善了学科体系。
(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地理系长抓不懈的工作,1978-1995年18年里,在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申请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学科建设为契机,提高了地理系的整体实力,逐步做到了能够自主和持续地培养与国内一流院校水平大体相当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能够接受国内外学术骨干人员的进修深造,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够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理论与实际问题;能为国家、地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促进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980年,地理系在原有普通地理本科专业基础上,增设了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本科专业。70年代末开始,时任地理系副系主任的陈亚子首先提出创办该专业,并与穆英华对东北地区本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到建设部说明情况,寻求支持;到其他先行学校学习办专业的经验;派有关教师到南京大学地理系进修。至1980年准备就绪,开始招生,成为全国高校地理系中,除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第四个开办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的单位,是师范院校中第一个开办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的单位,也是我校当时有限的几个非师范专业之一。由于该专业开办较早,建设时间较长,已有许多毕业生成为国内特别是东北地区城市规划界的骨干力量,为我校该专业赢得了重要的声誉。
我系经济地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专业特色鲜明,既不同于普通地理专业,也不同于工科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突出了“区域-城市-区域”的思维特点,培养了有专长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人才。
1980- 1992年,该专业隔年招生,每届招20人左右。1993年起改为连年招生,人数也逐步增加。此间,人文地理专业教师分为中经、世经两个教研室,并确定规划专业的建设由中经教研室(今城市与区域规划教研室)负责,陈亚子、石庆武、李振泉、穆英华、谭慕蕙、李芳珍、高明全、王兆明、徐效坡、叶宝明以及后面的一批教研室老师为专业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1993年为满足教学实践需要,在教研室基础上组建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并取得了从事规划设计的相应资质。此间,该专业名称更改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1993年起,在旅游地理专业招收3年制专科生,直至1997年停止,共培养7届学生。
1994年,调整地理教育专业(师范专业)与经济地理专业(非师范专业)的招生比例计划,把过去的60:20改为30:50,非师范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后,分成城市、区域、土地三个方向。
1978年,国家恢复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地理系首先在自然地理专业的沼泽学、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占全校当年入学研究生数量的20%。后续又在综合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外国自然地理、地理系统数学模型与预测、遥感等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9年开始在经济地理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年开始在人文地理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4年开始在地理教育专业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1985年,我系陈才老师领衔,申报经济地理专业博士学位点,获得批准,1986年开始在经济地理学专业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后与国家同步专业更名为人文地理。
截止1995年底,地理系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一个专科专业,自然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教学法四个硕士点,人文地理学一个博士点。有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15人。
(五)中心实验室建设
地理系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设备、功能逐渐趋于完善,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出了贡献。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我系实验室建设又一次迎来了春天。自然地理各个实验室得以重新建设,各门实验教学课得以恢复。
随着我国遥感科学的建立,我系及时建设了地图遥感实验室,购进了大型的彩色合成仪和一批批遥感图象,使地图教学的水平更进了一步。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我系的泥炭沼泽实验室在陈淑云、祖文辰等老师的努力下得以进一步发展,郎惠卿、金树仁开辟了泥炭残体与孢粉鉴定分析室,测试项目逐步增多,成为比较完善的泥炭理化测试中心,完成了全国各地的大批泥炭普查理化数据测试任务,完成了《泥炭的鉴别与利用》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外,由李汉鼎主持,在原草炭厂旧址建立了C14年代测定实验室,开展了对我国泥炭沼泽的断代工作,完成了几十个剖面的数百个年龄数据的测试任务;于济章等在泥炭利用温室先后完成了以泥炭为培养基或添加剂的营养型花土、君子兰栽培以及食用菌栽培等多项科研试验工作。
1980年代中期,我系实验室体制开始整体化,所有分实验室归系中心实验室统一管理,李玉田是我系文革后第一任系中心实验室主任,由他主持的“废金属提银”科研实验项目获得了省市级多项奖励。1985——1987年,由许林书兼任我系中心实验室主任,在40周年校庆之前,主持了我系实验室的整体建设,并购进了一批仪器设备充实实验教学,由他主讲的土壤地理课程和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教学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学校和省市级教学奖。1988——1997年,张桂荣任我系中心实验室主任,由她主持建设了发射光谱实验室(现天平分析室原址),并在我校承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光谱实验室会议。
(六)学术活动与对外交流
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下,地理系开展了多方面的学术活动与对外交流。
1980年,柴岫在美国德鲁斯出席了第六届国际泥炭大会,并发表了“Peat in China”的论文,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介绍中国的泥炭和沼泽资源及其研究状况,引起国际泥炭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被吸收为国际泥炭学会国家级会员。会议期间,柴岫教授与加拿大、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家的泥炭科技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自此开始了沼泽研究室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1981-1985年,沼泽研究所多次接待来自芬兰、瑞典、苏联、日本等国家的泥炭科技访问,并同日本北海道大学合作进行两国泥炭地的调查研究,柴岫代表出席全日36届生态会议,展出并宣读了论文。
1981年,李惠明邀请联合国环境专家木村先生来校作题为“环境控制论”内容方面的讲学,全国100多位专家参加会议。
1983年,张文奎赴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论文。
1984年,我系在东北师大创办我国第一个土壤动物学习班,陈鹏邀请日本土壤动物学会会长、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土壤动物学家青木淳一来校讲学,推动了我国土壤动物学的发展。
1985年,陈鹏与日本土壤动物学家青木淳一、芝实、石川和男、田中真悟、石井清等合作研究吉林省东部山地土壤动物的生态地理问题。同年应邀赴日本横滨、松山等地考察。
1985年9-11月,张文奎、孟春舫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以“日本太平洋工业地带形成与经济高速增长”为题,赴日本进行实地考察两个月,之后发表论文数篇。并与日本国土厅和地理学会,以及多所大学的教授开展学术交流。日本地理学会委员长竹内启一教授,中日友好地理学会委员长河也通博教授、森川洋教授等先后来我系讲学。
1986年,杨秉赓邀请日本计量地理学专家奥野隆史教授来我系讲学。
1990年8月,张文奎、孟春舫参加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地区会议,在分组会议上发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前景”论文,其摘要收入会议论文集。
1991年,张则有与吉林省外国专家局、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黄锡畴研究员、东北电力学院孙键教授组成泥炭考察团赴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考察、访问,从而建立了与东欧国家泥炭科技交流关系。1992年5月,张则有应邀出席在马来西亚举办的热带泥炭会议。1994年,再次赴马来西亚进行热带泥炭考察及学术交流。
1991-1992年,陈淑云为主同莫斯科泥炭研究所专家互访,出席芬兰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泥炭大会。
1992年,李惠明等到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和乌克兰基辅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1994年,李惠明受联合国计划署委派,以环境专家身份赴俄罗斯、朝鲜的图们江流域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
1993年,我系受中国地理学会委托,主持召开了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1994-1996年,我系与白俄罗斯科学院自然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泥炭利用研究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研究大大加强,国内外学术影响进一步加大。在此期间,张则有、白艳、李宜垠等去白俄罗斯科学院进行合作研究。
1993-1995年,生物地理专业教师4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土壤动物方面的论文,特别是关于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方面论文被1993年在新西兰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草地大会和199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草原大会专家组选用,上述两篇论文均受到大会组委会的重视,为此曾两次得到出席会议经费上的资助。
1994年,郎惠卿出席林业部在湖南岳阳主持召开的全国湿地保护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在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影响。会后,在国家教委科技司的高度重视下,1995年元月于我校召开了中国高校湿地保护研讨会,会上多名高校专家建议成立中国高校湿地研究中心,引起国家教委科技司的高度重视。在1995年,召开了中国高校湿地保护研讨会,中国高校湿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挂靠在东北师范大学。由郎惠卿教授担任主任,厦门大学林鹏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担任副主任。1997年,中国高校湿地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将国内11所重点大学的湿地研究力量整合集中,开始了中国湿地研究与保护工作。
1990年代,自然地理专业有关教师与德国基尔大学开展了长白山火山、环境演化、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学术交流。东北亚研究中心成功地举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日本九州经济调查所,以及韩国、俄罗斯的一些科研单位建立了经常的信息和人员交流关系。
1980-1990年代,地理系在国内外学术交流相对频繁。到国外攻读硕博士学位、做访问学者、进修、留学的老师有十余位,有些已学成回国,有的仍在国外。
我系先后聘请了一些国内外著名地理学家来校讲学,作学术报告。还聘请了一些名家作为我系客座教授。这期间,我系与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开展了学术交流。
(七)社会活动
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1978-1995年这一地理系发展的鼎盛时期,以系内教研室、研究室、实验室以及教师个人为主体的社会活动,亦相当频繁而且有较高层次。其中一些主要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兼职有:
张力果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制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地图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刘德生曾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世界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卷亚洲部分主编。
1970年代末,满颖之曾任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0年,首届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在长春举行,会上,我系张子桢被推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曹琦任秘书长。
1980年代初以来,李振泉先后被吸收为全国地理学会的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科普三个专门委员会的委员和《经济地理》刊物的副主编之一;1990年代,任长春市第八届政协副主席。
1980年代,杨秉赓曾任全国地理学会陆地水文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1年以后,柴岫先后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兼学会出版编辑委员,《中国自然地理》、《地理科学》、《中国地理科学丛书》、《海洋湖沼科学理论丛书》等书刊编委。
1982年,在煤炭部支持下,经批准,成立了中国泥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韩德馨先生担任,副主任委员为我系柴岫等。
1986年,景贵和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评委。
1984、1986年,应海南省政府的邀请,由张文奎、孟春舫带领部分研究生和进修教师,两次赴海南对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市和邵东县等,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也是当地有史以来的首部发展规划。
1992-2004年,郎惠卿被国家环保总局聘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
1996年至今,徐效坡任《经济地理》副主编。
张文奎曾任全国高师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文地理》杂志副主编。
石庆武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
李祯曾任全国高校中国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东北区主编。
陈才曾被聘为第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世界经济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文地理》杂志副主编。
孟春舫曾任《人文地理》杂志编委,全国高师世界经济地理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全国高师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陈鹏曾任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动物地理学研究会理事长,《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杂志编委。
李惠明曾担任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质量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全国高校水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环境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重点高校环境科学学报编委,人民教育出版社《环境学丛书》编委兼秘书等。
肖荣寰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地貌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吕金福曾任国家教委首届高校理科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师地质学基础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第四纪研究》编委,《地理科学》编委。
袁树人曾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连续5届),全国高校世界经济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地理研究》编委,《世界地理集刊》编委。
周密曾任全国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为促进学科交叉和教学科研资源的整合,1996年1月31日,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联席会议决定,将原地理系、环境科学系、东北亚研究中心、泥炭沼泽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为一体,成立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1996年4月16日召开隆重的成立庆典,时任吉林省省长王云坤发来贺电,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时任长春市市长宋春华莅临大会祝贺。建院以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稳步发展,并不断向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院迈进。
(一)机构设置
学院成立以来,学校先后任命组成了学院三届领导班子。其中第一届领导班子(1996年1月——1999年5月)徐效坡为院长,尚金城为党总支书记,吴正方、叶宝明、冯江、李荣武为副院长,李桂清、都业新先后为党总支副书记;第二届领导班子(1999年6月-2003年11月)丁四保为院长,冯江、戴继天先后为党总支书记。李荣武、刘静玲、许林书为副院长,都业新、谷国锋先后为党总支副书记;第三届领导班子(2003年12月-)袁孝亭为院长,戴继天、孙福臻先后为分党委书记,吴正方、李荣武、袁星、王士君、姜锡东为副院长,谷国锋为分党委副书记。
建院初期,学院下设地理科学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设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综合自然地理、生物地理、旅游、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地图遥感、地理教育等教研室。环境科学系设环境地学、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等教研室。2000年环境科学系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2年,学院对教研室的设置按二级学科进行了调整:地理系只设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图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设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三个教研室。2004年,原人文地理教研室分为人文地理和城市与区域规划教研室,原环境工程教研室调整为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在教学机构调整的同时,学院的科研机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壮大。2002年 10 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学院设立“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 ”,盛连喜任实验室主任。2004年2月学校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刘继生任院长。为适应科学研究发展的需求,2005、2006两年在已有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科学研究单位的基础上,先后增设了自然灾害研究所、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旅游科学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为落实学校提出的教授治校思想,2000年6月,学院按学校精神组建成立了第一届教授委员会,成员有:丁四保、刘继生、许林书、袁孝亭、盛连喜、冯江、戴继天,丁四保为主任。2003年8月,在学校统一部署下,调整成立了第二届教授委员会,成员有:丁四保、刘继生、许林书、袁孝亭、盛连喜、冯江、戴继天,袁星、李诚固、刘湘南。后由于工作变动,戴继天、刘湘南退出委员会,孙福臻进入委员会。丁四保、袁孝亭先后任主任。
建院以后,两个系的办公室首先实现了合并,同时将函授教研室改为继续教育部。由于研究生扩招,研究生秘书岗位由半个岗改为一个岗。调整后办公室的岗位设置是:主任岗,教务、研究生等专职秘书岗,人事、总务、科研等兼职秘书岗。张锦莹、石万福等任主任、副主任。祖文辰等任继续教育部主任。学院的仪器室和资料室壮大很快。仪器室主要由“211工程”和学校迎接教学评估的投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充,主要是增添了一批新型的野外和室内测试仪器,缓解了扩招带来的压力。按照学校的要求,这批仪器购置后要为全校师生服务。两个系的资料室合并后,馆藏资料数量、馆舍面积都成为全校最大的院资料室。“211工程”建设中,资料室补充了部分著作;教学评估中,补充了3000余张保密地形图。陈理坚、高莎丽等先后任资料室主任。
(二)教育教学
1.本科教学
(1)课程计划的修订
建院10年来,本科专业课程计划经历了两次大的修订。
第一次是2002年。为适应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落实学校“优师工程”实施纲要,在总结1995年教学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研讨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完成了学院五个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这次课程计划的修订,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是注意突破过窄的专业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调整课程结构,致力于建立“宽、精、新”的课程体系;三是加强人才培养的特色,突出能力尤其是创新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从事基础教育的特点。
第二次是2004年。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使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教学指导思想,使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五个本科专业从教学计划、教师配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选用、实验教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教学质量跟踪评估等方面形成特色,确保学生的教育质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此次教学计划修订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学分减少,由原来的168学分减到150学分;二是课程类别由原来的基础课、专业系列课、教育技能课细分为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基础课、主干课和系列课五类。
本次调整后的各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如下: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课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学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学、计算机制图、建筑学基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村镇规划等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球信息科学、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GIS组件应用设计、遥感图像解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空间分析、GIS应用方法、遥感软件应用等课程。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经济学、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
生态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污染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课程。
(2)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
建院以来,学院按照“稳定、确保已有教材的编写地位,进一步扩大统编教材的科目和数量,同时规范教材选取以及自编、内编教材的管理和使用过程”的思路,强调以科研工作促进教学工作,以科研水平的提高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使学院教材编写在国家同类专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05年,我院教师独撰、主编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的高校教材达30余部。《区域经济地理学》、《世界地理》、《区域经济学》、《生物地理学》、《中学地理素养教育》、《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旅游经济基础》、《环境规划学》、《实用生态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导论》、《动物生态学》等教材在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被许多高校用作本科与研究生教学用教材。
学院重视本科教学内容更新与体系改革。例如,在实践教学方面,配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2004年以来,在一些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更新,在整个实验体系中,始终抓住学生能力培养这个中心,主干课程中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努力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水体中各种污染指标的测定、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湖泊底泥中磷的释放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等系列实验,都是综合性很强的实验。学生通过这些实验训练,提高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了各种实验方法,尤其是培养了学生独立综合思考、运用多方面知识设计、完成一个实验项目的能力。在新的教学计划中,生态学专业增加了单独设课的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课。通过实验教学和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更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院组织的科技竞赛中,涌现了许多以实验为主题的获奖作品。
从2004年秋季学期开始,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院在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分别开设了“地理科学进展”和“环境科学进展”两大系列讲座。聘请学院内不同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和教授承担讲课任务。如2005年春季学期,学院聘请了陈才、袁树人、徐效坡、尚金城、许德玄、盛连喜等在国内相关领域很有影响的六位博士生导师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讲授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前沿问题。这些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实际,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了解到相关研究领域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学科发展动态,此讲座的开设深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3)教学研究
学院成立以来,秉承地理系与环境科学系注重教学研究的传统,围绕本科教学改革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特别是结合学校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调整工作,在学校专门立项,进行学院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清晰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的计划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2004年初,学院围绕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集中学院骨干教师,专门研究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的课程体系问题,并在学校教改项目中分别获得重大和重点项目资助。2003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6项,宝钢优秀教师奖2项。
(4)实验教学改革
我院五个本科专业中,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以实验或实践教学为主的专业。2004年,按照学校的要求,新制定了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提出了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让学生根据实验条件独立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选择、调试实验仪器。设备到位后教学计划中的大多数实验课都可以正常开出,综合测算实验项目开出率可达教学计划的80%,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的比例超过70%。
(5)本科教学管理
2004年,学院根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精神,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监控和确保教学质量。如2004年3月到2005年6月间,先后制定了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教研室主任职责》、《本科教材选用规定》、《学术活动实施意见》、《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实习规范》、《双语教学工作方案》、《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考试规范》、《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意见》等教学文件,从制度上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规范,对于保障本科教学质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标志着学院在教学工作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04年起,学院还建立了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教师听课制度,认真搞好每学期的教学期中检查工作,召开学生座谈会,每学期公布学生评教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召开教研室会议,研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按学校有关文件精神,从2005年春季学期开始在2004级开始率先在学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有30多名教师自觉承担了本科生导师,为规范导师制的推行,在学校导师制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院实际,制定了“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制实施意见”。
(7)建立实习基地,落实实践环节
我院包括教育实习和野外实习两种形式。前者的实习基地主要在长春市各中学,多年来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学院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后者既有线路考察也有定点观测,其实习基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例如长春-通化沿线自然地理考察和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定点观测,大连开发区环境管理和环境工程实习,环渤海人文地理综合实习等。
截至2005年初,已建立了学校级实习基地7个,学院级实习基地12个。其中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基地10个,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9个。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2.研究生教学
2003年12月份开始,为大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课程整合,学院按照一级学科整合研究生课程体系。在充分考虑社会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研究生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制等方面的改革。具体做法是:(1)按照一级学科整合研究生课程体系。(2)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增强研究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3)强化全面质量观,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4)提高生源质量,稳步扩大研究生规模;(6)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力争国家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3.继续教育
建院以来,三年制本科函授教育为主体的教学计划趋于完善,确立了“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说明”三位一体的培养方案和“必修”、“选修”两大类课程的基本结构。确定了“专升本”专业课教学按需施教的原则。以及加强基础课,重视实践课的措施,如强化了野外综合实践,乡土地理研究法,计算机应用和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等。实施了改变期中辅导的办法及调整自学和面授学时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从而使函授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层次性、实践性、选择性和教与学的效果都得到明显提升。
2001年函授教育学分制在全校铺开,打破了专业界线,扩大了选课空间,方便了学员专业与职业需求间的和谐选择与平衡;通过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免修与重修”、“自主修习选课”等活化管理措施,解决了学员工与学的矛盾和鼓励优秀等多重功效。得到了学员的广泛认同。
(三)人才培养
建院以来,学院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积极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课程体系,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本科教育设地理科学(师范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共5个专业。研究生教育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5大门类。
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狠抓专业课和外语学习,并把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毕业生的出路统合考虑,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近些年大学生就业紧张的大环境,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学生充分就业。一是通过提高考研率,来分流毕业生特别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从2001年至2004年,学院共有毕业生617名,其中考取研究生274名,考研率为44%,并呈逐年显著提高之势。从比率情况看,2001年为30%,2002年为40%,2003年为53%,2004年达到60%,位居全校榜首。二是注重不同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工作,使学院学生的就业率持续居高,2001年以来,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按照教育部的分类,学生就业的去向大致可分为:中学、高校、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结合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特点,一是强化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二是鼓励学生在具有深厚和广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确立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三是要求指导教师尽量吸收研究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课题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四是鼓励研究生多看外文文献,多参加学术会议,多写学术论文。并通过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会、译文报告会等形式进行检验,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大多数研究生在学期间都有学术成果发表,研究生毕业论文水平也持续受到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的好评。在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我院张曙霄的学位论文《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指导教师是陈才)。据统计,学院自1996年以来共培养学历硕士 487人,博士84 人。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
在继续教育方面,1996年以来,我院相继举办了同等学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各类短期短训班。其中同等学历班形成了规模稳定,多专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十年来,结业学员近400人,其中有几十人获取了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先后举办了国家级、省级地理骨干教师进修班,并在延吉、丹东、石家庄等地开班授课,培训了几百名高校和中学地理教师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部,为地方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科学研究
1996年以来,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的学科交融获得了良好的条件,地区需求与国家科学研究的投入明显增强,高级别课题的数量明显增长,获得的资助明显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横向课题有了突破性发展,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我院科学研究进入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1996——2005年,我院共主持科研项目20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168项;获资助经费总额达3000余万元。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44部;发表学术论文990篇。
1.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1996年以来,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集中在自然地理过程、土地生态演替阶段、土地生态经济、生态功能分区及小尺度微观生态系统等方面,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其中“吉林省生态功能分区”、“生态交错带的观测指标体系研究”、“吉林省15-25度坡地合理利用的模式研究”等一系列研究为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在《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等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2005年出版的《自然地理过程》一书标志着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从要素相关分析研究转向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地质地貌研究
1996年以来,地质地貌研究集中于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和自然灾害防治方面,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中子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松嫩沙地湖泊形成与演化方面等取得较重要的成果。例如,1997—1999年,吕金福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嫩平原湖泊群全新世湖面波动与人类生存环境演变”,对大布苏湖全新世湖面波动与人类生存环境演变作了系统研究。1996年以来,该方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一项。
土壤地理研究
1996年以来,土壤地理学以一系列科学研究课题为平台,进行土壤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稳定而长足的进展。十年间,确定了土壤地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想结合的科研方式;确定了以土壤地理学原理、土壤地球化学、湿地土壤生态为稳定的研究方向;确定了为区域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服务的研究目标。主持与参加科研课题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嫩平原洪水资源利用与湿地生态环境管理研究》的子课题《松嫩平原湿地洪水对土壤盐渍化影响研究》和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松嫩草地盐渍土土壤积盐的节律性及水盐运移的热力学机制研究》等。
生物地理研究
1996年以来,生物地理研究依托多年形成的研究基础,始终坚持自然地理-生物地理-土壤动物生态地理这一新的发展方向,以东北区为背景,以陆地生态系统为主体,完善了生物地理学及研究内容体系,发展了陈鹏老师开创的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的新领域,关于土壤动物在森林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中作用的系列研究成果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气象气候研究
近10年来主要开展了区域气候变化、生态气候和灾害风险研究。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NDP/GEF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并出版了关于东北地区区域气候变化、生态气候和应用气候的专门著述。2005年成立了“自然灾害研究所”,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包括: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地形过渡区气候边际效应及其对东北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东北西部草原火灾风险管理与预警、松辽流域洪水和干旱风险管理等。目前与日本京都大学综合防灾研究所等单位保持密切的国际合作。
水文地理研究
1996年以来,水文地理研究集中于水资源与水环境方面,主要以生态环境需水、资源水与灾害水的研究为主,已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和承担10余项省部级以上的研究项目。近年来,在水资源管理、水市场建设方面,尤其是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南水北调中的水权交易市场构建”、“利用期货市场转移南水北调中的水价波动风险”、“利用期货期权市场,完善我国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思考”三篇文章得到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的重视与肯定,并被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聘为特聘专家,参与南水北调的水资源配置研究工作。
湿地科学与泥炭开发研究
1996年以来,依托2002年10月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东北师范大学建设的国家环保总局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包括湿地生态和管理、景观生态设计与植被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生态系统变化过程模拟与检测等四个方向的研究。实验室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湿地观测数据、分析报告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环境建设提供示范工程和技术咨询,成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机构。实验室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10余项重大课题。出版了《中国湿地植被》、《生态工程学》、《环境科学导论》等著作。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开展针对泥炭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实验室在泥炭新产品开发和泥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引导着我国泥炭产业的发展方向。
人文地理与区域经济研究
人文地理与区域经济研究逐渐形成特色和优势,已成为全国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到区域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城市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地理等方面,并在东北区研究、图们江流域开发、城市分形和空间复杂性、资源型城市转型、城市群和都市圈研究方面形成特色。10年来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科研课题近100项,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达15项。2005年,陈才撰写的《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几点思考》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离不开内蒙东四盟市》两份咨询报告,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1996年以来,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推进,研究领域明显地向城市地理和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集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研究课题明显增多,来自国家和东北三省各级政府的委托研究课题和规划项目更有飞跃性的增长,10年来共主持完成各类规划项目100余项,已成为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规划的重要力量。目前正作为主持单位编制吉林省中部城市群规划,作为主持单位之一参加国家“东北振兴规划”的编制。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偏振高光谱遥感、大气校正、地理系统建模、地学信息图谱、GIS开发应用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尤其在偏振、多角度、高光谱遥感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10年来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球信息科学进展、测绘学报、遥感学报、水科学进展、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土壤学报等国内外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检索9篇,EI检索5篇。承担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1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1996年以来,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教学理论研究、地理课程研究和环境教育研究等领域。在地理教学理论研究方面,侧重地理科学素养中的核心要素——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元认知等问题的内容体系建构与培养策略研究。在地理课程研究方面,侧重地理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被吸收进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中。10年来,承担了近1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制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主编和参编了多部普通高中课本标准实验教科书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进一步确立了在全国的学术地位。
2.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化学研究
1996年以来,环境化学方向在典型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变化及生态毒理效应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尤其在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联合毒性及结构与活性相关(QSAR),结构与生物降解性相关(QSBR)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10年来,承担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各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14篇论文被SCI收录,出版著作8部,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环境地学研究
在环境地理学学科中,重点发展了区域环境规划、环境质量评价与元素地表环境过程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在多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战略环境评价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向都率先在国内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学术专著《战略环境评价导论》。在区域环境规划领域提出了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区域生态网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模型;环境质量的风险评价、预测及调控技术研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学模拟方法,围绕东北地区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和土壤环境问题,系统地开展了相关研究。10年来承担原国家教委的教育改革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研究经费72万,横向咨询课题100余项,经费200万元。出版教材、专著4部。在国内外重点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6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EI收录论文5篇。
环境生态学研究
环境生态研究主要以特殊生物物种和退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研究系统的变化过程和生态机理、治理对策和恢复技术,形成了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相适应、方向明确稳定、队伍结构合理、研究力量较强的学术群体。10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33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经费总额近400万元;国际联合(或资助)6项,经费82.9 万元。共发表论文247篇,其中重点刊物99篇,SCI收录9篇,SCIE收录10篇。总体看,研究已逐渐转到生态工程治理和从分子水平研究生态机制等方向上来。主编专著或教材31部,其中《环境生态学导论》、《动物生态学》等著作受到海内外好评。
环境工程研究
1996年以来,环境工程在大气污染控制方向采用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进行静电除尘和气体净化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尤其在雾化电晕放电、磁增强电晕放电及脉冲电晕等离子体等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成果,为开发大气污染控制的新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水污染治理方向,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在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成套技术研究及废水生物处理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推动了生物技术在城市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发展和技术进步,在理论与技术上都具有原创性,并应用于工程实践。10年来,承担环境工程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5篇论文被SCI收录,7篇论文被EI收录,出版专著2部,专利5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5项。
3.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初步形成
建院以来,依托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区域经济学、生态学等相邻学科的渗透,在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交叉与综合研究领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例如,湿地方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对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等研究,人文地理学科关于环境课题的研究,环境科学关于循环经济、环境经济等研究都带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4.科研获奖与科研资助
1996年建院以来,我院获得了一系列科学奖励与科研方面的资助。
1997年,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评审中,我院李祯、祁承留参加的“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研究”获得二等奖,盛连喜等人完成的“电厂冷却水、排水对水生物和鱼类影响的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三等奖。
1999年,我院郎佩珍课题组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若干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变化及生态效应》的两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得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0年6月,盛连喜、刘湘南入选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在第六届、七届霍英东优秀青年基金评选中我院赵元慧、赵士鹏、刘湘南、修春亮荣获青年教师基金。
2001年,丁四保、陈才、王荣成等的《图们江地区物流预测及其成果的应用》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3年,郎惠卿获第七届“地球奖”。《中国湿地植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冯江获教育部第一届“新世纪优秀人才奖励计划”资助。
2006年,霍明昕作为第二完成人参加的项目《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与生物除铁除锰工程技术》,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五)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要以人为本,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高素质的中青年人才为骨干,培养和锻炼出优秀的学术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强调团队精神,形成课程建设团队,创造出标志性教学成果。
1.专业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
在专业建设上, 2001年学院根据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对地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抓住机遇,新办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使地理系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的全部3个本科专业,优化了本科专业结构和布局。
在重点学科建设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冲击国内先进水平,根据学院已有基础,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对学科方向进行凝炼,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瞄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优化学科结构,使学科方向相对集中和稳定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国东北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湿地、学科教学论等研究方向,其中,2002年9月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科学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建设的学科。
2.学位点建设
1996年,学院仅有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人文地理学博士点,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环境科学5个硕士点。学院成立后积极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经过学院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于2000年12月获得了区域经济学和环境科学博士授权点。其中,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作为带头人方向(机构)联合经济学院、马列学院申报的。到2000年底,我院二级学科博士点由“八五”期间的一个增加到三个。
200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我院地理学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这标志着我院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年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批准我院建立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标志着我院的科研与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根据我院学科特点和研究特色,经学校并报请教育部批准,在我院地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增设湿地科学和城市与区域规划两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特别是湿地科学成为我国第一个培养湿地研究和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博士点。
硕士学位点建设上,在原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课程与教学论(地理)和区域经济硕士点基础上,2003年我院又新增了属于工学门类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属于经济学门类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二个硕士点,同时开始招收教育学专业硕士。
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第10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至此,我院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唯一一个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这标志着我院以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学科为主体,各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2005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2004年新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其中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由我院负责招生。2005年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成立东北师范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
3.鸭脖娱乐网站建设
建院以来,我院鸭脖娱乐网站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按照学科、专业发展要求,加大对鸭脖娱乐网站建设的投入,通过培养和引进优秀教师实现鸭脖娱乐网站结构调整,优化学历、学缘、职称和年龄结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到2006年,城环学院有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23人、讲师17人、助教11人。整体结构较合理,发展势头良好。
2002年以来,学院为加强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引进了宋玉祥(区域经济)、孟宪民(湿地科学)、刘志明(地理信息系统)、霍明昕(环境工程)等四位教授,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吕宪国为特聘教授。扩大了我院的影响,增强了办学实力。
2005年,美国罗德岛大学王教授受聘为我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岗位国家级人才讲座教授。实现了自该项人才奖励计划实施以来的历史性突破,为学院的第一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教学条件建设
建院以来,我院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2000年我校被评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11工程为我院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这期间,重新装修了大部分实验室,更换了一部分实验台及附属设施,新购置了一大批计算机,建立了学院公共计算机机房、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机房以及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2002年,学校投资400余万元对地理楼进行装修,地理楼的面貌焕然一新,设立教授工作室,办公条件明显改观;2004年环境科学实验室迁入实验大楼,全院本科教学实验室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2004年和2005年,学校又投资近400万元建设自然地理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室,主要用于实验气象观测园、土壤标本长廊、地质标本长廊、地图库、多媒体教室等的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由此我院教学条件得到根本的改善。
(七)社会活动与学术交流
学校“一个特色、三个一流”的发展目标,要求各院系在社会服务、学术交流、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积极参与、扩展视野、增大影响。
1996年以来,我院教师在参加社会活动和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比较突出,例如:盛连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丁四保、宋玉祥作为吉林省政协委员,杨青山、李诚固、许嘉巍作为长春市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
2004年2月,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我院盛连喜、陈才受聘为经济社会发展组委员,同月,盛连喜、修春亮、徐效坡受聘为长春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6年3月,我院3位教师被选聘为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学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盛连喜为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继生为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吴正方为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学院围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会议、聘请和邀请著名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下面是一些代表性的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2000年8月,我院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组织召开“21世纪公民环境教育及环境科学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
2001年—2004年,东北研究院先后召开了三次“中国东北论坛”,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分别就东北地区发展定位与结构调整,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2002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来我院访问,以“黄秉维先生自然地理综合研究60年”和“中国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为题进行学术报告,并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2003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先生来我院访问讲学,并为我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重要建议。
2003年,东京工业大学石川忠晴来我院访问,并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与环境生态教研室盛连喜建立了实质性科研合作与持续的学术交流关系。
2004年5月,瑞典人类学与地理学会主席Thomas Lunden应邀来访,分别以“地缘政治中的边界问题”和“时间地理学”为题在学院做了学术报告,并对中朝、中俄边界进行了实地考察。
2004年6月,白俄罗斯科学院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问题研究所所长V•洛基诺夫院士和农业生态实验室主任A•索科洛夫应邀来院讲学,并达成合作协议。
2004年8月27-30日,由德国世界级泥炭专家Michael Succow、国际泥炭组织秘书长、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大学教授汉斯•约斯腾(Hans Joosten)带队的国外专家一行,来我校就泥炭地的保护与恢复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对吉林省东部山区的泥炭地进行了考察。
2004年8月,日本京都大学综合防灾研究所冈田宪夫来我院访问讲学,并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5年5月,美国罗德岛大学王野乔来我院访问讲学,并于同年受聘为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级人才讲座教授。
2006年6月,美国北伊利诺大学地理系王法辉再一次访问我院,为研究生开设为期一周的学术讲座,并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八)学生活动
学院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特色决定了科研优势,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通过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来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科研意识。目前学院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师生科研互动的传统,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老师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老师的大庆市西城区规划、集安市总体规划和葫芦岛的小城镇规划;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参加老师的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都通过野外实习,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院团委还结合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科研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创新氛围,提高广大同学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作的热情,培养和强化广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多出成果、快出人才,促进我院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定向越野”锦标赛是一项融技术性、趣味性、竞争性为一体的活动。城环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从2002年开始举办定向越野锦标赛活动,在成功举办两届后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扬长处,2003年11月,将其申报成为校级活动,推向全校。现有的成绩有:于2003年11月、2004年10月和2005年9月成功承办东北师范大学首届、第二届及第三届定向越野锦标赛,2005年的“定向越野”锦标赛活动得到了学校同学的踊跃参加,成为一项既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又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意识的重要品牌活动。
1996年起,我院开展了一系列以环保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如1999年首届“同在蓝天下”科技、文化、艺术节,2000年“春的畅想”4.22世界地球日大型话剧专场,2001年的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和“爱我家园、美化环境”万人签名活动等。2002年为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在建团80周年和“4.22”第33个地球日年到来之际,学院紧紧围绕“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以“今天你环保了没有”为口号,于2002年4月5日—4月28日开展了首届“大学生环保行动月”系列活动,活动共分四个篇章:“理性环保篇,激情环保篇,温情环保篇,行动环保篇”。至此,我院的世界地球日环保宣传活动由最初零散的单项活动形成为目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大型系列活动,现在“4.22”晚会已经成为此项活动的标志性成果。2006年“4.22”系列活动按照“环保宣传启动周,生态文化发展周,环保科研科普周,文艺文体活动周”顺序进行,系列活动更加系统化、知识化、丰富化。2005年和2006年的“4.22”晚会已经具备较大规模,参加人数众多,晚会吸引了我校各个学院以及邻近大学的同学前来观看,活动也先后邀请到了校党委书记、团市委书记以及学生处、校团委的部分领导参加。
从2003年起定向越野锦标赛和“4.22”晚会吸引的校内外媒体数量逐年增多,此项活动已不只是《校报》、《东师青年》、学校主页、团委主页关注的焦点,且已成为诸家社会媒体关注的对象。2005年的定向越野锦标赛和2006年的“4.22”晚会得到了长春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大众生活台、长春经济广播电台的报道,《长春晚报》、《吉林日报》等报刊也予以刊登,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绿色动力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3年11月20日,是全国成立的最早的高校环保社团之一。协会以“志愿服务和绿色环保”为主题,以“保护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在专业知识背景下有绿色底蕴的大学生”为活动宗旨,成立以来成功策划组织了很多大型环保宣传和环境考察活动,并培养了大批的有环境意识的青年。绿色动力环保协会2005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吉林省最活跃的学生环保组织之一,必将为吉林省大学生绿色运动和生态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2004年协会获得珍•古道尔研究会颁发的“项目成就奖”和“吉林省优秀学生社团”称号。2005年还承担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国际野生生物学会(WCS)的两项国际环保项目,开展了暑期珲春东北虎保护考察和“保护东北虎,师大在行动”长春市系列宣教活动。
(十)规划“十一五”,再创新辉煌
“十五”期间,我院同学校一样,各项改革事业不断深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重要成就。学院确立了办院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学科交叉、融合态势良好并形成鲜明特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软环境建设等取得长足进步,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十一五”时期,我院的建设与发展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尊重的教育”的理念,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凝聚城环学院人气,塑造城环学院形象,围绕学校总体目标,深化改革,把城环学院建设、发展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院。
“十一五”时期,学院的发展定位包括如下方面:
学院发展的目标定位:把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建设、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特色鲜明、专业布局合理、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过硬、科研成果显著、管理科学高效、招生规模适度的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院。
学院的类型定位: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办学层次,由目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学院。
学院的专业目标定位: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五个本科专业达到国内同类专业一流水平。
学院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院的学科建设定位:以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学科为主体,以内涵发展为主,各学科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大力建设“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 和“东北区域信息工程实验室”,使之早日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科教学 以东北师大新一轮教学改革为契机,以课程结构调整为本科教学改革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重心。
1.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课程体系结构。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起点。建立科学规范的教材选用制度,加强教材建设。
2.加强教学管理监控机制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教研室要定期组织听课,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及时解决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教学评估较差的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帮助查找问题,给与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升我院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在已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在部分基础课中开展双语课教学,并形成相应的规范与措施;积极开展教师进修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在高年级专业选修课中,建设1-2门双语课程。
4.推进教授授课工作,加强基础课教学。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专任教师中,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本科生课程。严格执行岗位考核制度和教学考核指标。开展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博士生导师(教授)讲座”,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把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比较早地带入到科研里边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
5.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本科学生导师制。积极创造条件,倡导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倡导平时检测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水平。
6.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的教研课题,力争有校级教研课题3-5项,省级教研课题3-5项,国家级教研课题1-2项。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申报工作。积极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学校、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奖,争取在三至五年内,获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3项、教学成果奖1-2项。
研究生培养 大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课程整合,按照一级学科整合研究生课程体系。应根据社会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研究生的需求,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制等方面的改革。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增强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强化全面质量观,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生源质量,稳步扩大研究生规模;按照一级学科整合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力争国家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国内竞争力。
科学研究 学院在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科学研究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关于东北地区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1.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形成制度,着眼促进学院内部学科交叉融合,找寻新的学科生长点。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要切实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办或参与主办、联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担任我院客座教授,到我院授课、讲学。
2.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我院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科研项目,特别是鼓励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对承担重大项目的课题组,采取政策倾斜,如在晋升,设备与人员调配方面给予优惠。力争每年的科研经费有所增加。
3.组织教师针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目标开展跟踪研究或预研究。针对国家和区域尤其是东北地区发展中的重大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积极展开持续性的跟踪研究和预研究,把握对东北地区研究的主动权和发言权。
4.发表高水平论文与专著,提高学院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在保持论文、专著发表数量的同时,力争使学院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的质量(引用率和影响因子)有较大提高。
5.获奖项目有新的突破和进展。
学科建设 学院的学科建设目标是:以内涵发展为主,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促进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融合;以科研项目驱动并促进优势学科的发展,形成科学研究的领域和区域特色;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学科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科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学科发展规划与学术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教师在国际平台上的学术交流能力,大力提升学院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
1.针对学院的学科特点进行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包含明确的学科发展目标、具体的学科建设任务、预期的标志性成果、具体的学科建设措施等内容。
2.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构建学术研究带头人的团队科研体制。倡导不同学科方向的交流、课题申报中的联合,形成学术团队;加强联合、突出前沿,保持特色。
3.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加强国家环保总局“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东北研究院”的建设。积极争取学校的重点投入和支持,力争“十一五”期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
4.重点学科建设取得进展。综合利用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优势,力争在规划期间使他们进入国家重点学科的行列。
鸭脖娱乐网站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按照“稳定、培养、引进”的方针,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改善教师年龄、学历、学缘、职称结构。按照学科、专业发展要求,加大对鸭脖娱乐网站建设的投入,通过培养和引进实现鸭脖娱乐网站结构调整,优化学历、学缘、职称和年龄结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2.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加大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吸引高水平、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来我院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出击引进人才。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人士担任我院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3.创造条件,使青年教师较快地成长,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和熟悉该学科的系统知识和前沿领域,把握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使一部分有专长、有能力,水平高、思想好的青年教师尽早成为学术骨干。
学生工作 深化思想教育,强化常规管理,突出学风建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和输出优秀毕业生,增加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思想道德方面:结合实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提高道德素质修养,让“爱国守法、眀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6字方针成为每个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
本科生专业方面: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教师素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能设计和改进实验,争取本科生具备一定科研能力。
研究生教育方面: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研素养,加强合作的团队意识,能够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
心理健康方面: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能处理基本的心理问题,提升心理承担能力,学会如何面对人生的顺逆境,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就业、考研方面: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规划,充实过好大学生活,把握学生就业和考研的分流情况,有侧重点地进行指导,使本科毕业生签约率稳定在90%以上,使考研率保持在50%以上。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按照加强常规、突出重点、分类建设的原则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切实做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区域工程实验室等研究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资源共享,扩大辐射和受益范围,切实提高其水平和效益,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常规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常规教学、科研条件。
进一步巩固已有教育实习基地,促进与基地校的合作关系,适当扩大教育实习基地的数量。
野外实习要总结经验,确定5-7条稳定的实习路线,争取在“十一五”末期出版《野外实习教学指导》。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实验室三期建设。到“十一五”末期,实验条件要达到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相近专业的水平。要逐步开放所有实验室。第一阶段,面向院内学生试行开放;第二阶段,正式面向院内学生开放,选择部分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第三阶段,选择部分有科学普及价值的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
资料室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加强资料室的软件建设,使资料室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研和科研的重要平台。根据我院学生培养方案,整理、编写学习参考资料目录,并逐步建立资料更新制度。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要拓宽办学领域,扩大招生规模。要在稳定地理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试办旅游管理本科,争取开办自然综合(暂定名)专业。按照学校的规定,大力开展联合办学,使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2006年9月,东北师范大学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作为校庆的内容之一,学校统一安排编撰各学院的院史。学校提出院史编撰的重点是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历史;要求编撰工作要以史料为依据,实事求是,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团结。我院领导班子很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院史编撰委员会,院长袁孝亭任主任。另成立院史编撰工作组,姜锡东任组长,负责编务。院史的编撰分6个阶段完成。
1.制定大纲。院史编撰委员会邀请历任主要领导介绍学院发展历史,讨论编撰院史的指导思想,据此拟订院史编撰大纲。
2.收集史料。学院印发“院史编撰问卷调查”,大部分离退休老师、部分家属、在岗老师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各教研室和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对史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
3.编撰初稿。根据收集到的史料和教研室、实验室整理的材料,编撰委员会按四个历史阶段起草了院史初稿。
4.征求意见。学院将院史初稿印发,请离退休老师和在岗老师核实、确认重大历史事件,补充相关史料,提出修改意见。
5.修订与座谈。编撰委员会根据反馈意见整理成修订稿,召开老教师“院史座谈会”通报院史编撰情况,对修订稿提出补充意见。
6.定稿。编撰委员会补充修订稿,将补充修订稿提交学院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审定并定稿,上报学校档案馆。
院史编撰分工如下:1948-1965,王升忠;1966-1977,姜锡东;1978-1995,地理系部分,王士君;1978-1995,环境科学系部分,尚金城,曹勇宏,边红枫;1996-2006,袁孝亭,杨青山。统稿袁孝亭、姜锡东。
院史编撰过程中,赵红音主要承担后勤服务工作;李波、张刚采集了400余幅史料照片;张显中、张志孝、王树生、于冬梅、全华也参与了部分服务工作。
由于时间紧,史料收集困难,加之编撰者的水平有限,文中存在很多不足,期望将来修订和续写时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