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脖娱乐app源于1949年创办的东北大学地理系,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最早创建的地理教学与科研单位。经70余年磨砺与发展,秉根溯延安之东师红色底蕴,承缘起德苏之综合地理学脉,坚持传承“严实博爱、家国情怀”的学院文化,弘扬“厚德载物、勤奋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地理学者的辛勤耕耘和历届校友的鼎力协助下,地理科学学院已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底蕴厚重、研究特色鲜明、卓越人才辈出、在地理学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重地。
学院下设地理科学(地理教育)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吉林省地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机构;建有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部属重点实验室、中国东北资源与环境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有中国东北研究院、吉林省自然资源研究院、泥炭沼泽研究所、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另有中国地理学会东北地区代表处、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吉林省泥炭学会、吉林省地名学会等学术挂靠机构。
自2013年以来,学院师资规模实现翻一番,年龄和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教授36人、副教授30人、讲师(含师资博士后)12人,博士生导师35人,中青年教师(50岁以下)占比超73%,教师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现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4人。学院教师在国内教学和学术组织中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监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多人在中国地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2009年10月,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庆典上,陈才教授被授予第二届“中国地理科学终身成就奖”。2019年,93岁高龄的离休教师景贵和教授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院长白娥教授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2022年吴正方教授获得学校“郑德荣式好老师”称号。
学院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和湿地科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学、湿地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地理学科教学(专业学位)和城市规划(专业学位)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3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全球变化与景观生态、生物地球化学与城市地理学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地理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B+。2017年学校将地理学纳入“双一流”重点培育和支持学科。学院通过整合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和继承学科历史,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基础上,建设了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全球变化与景观生态、湿地科学与古环境变迁、生物地球化学、人文地理学与区域发展、城市地理学与健康城镇化、遥感与地理大数据等6个学科方向团队(PI团队)。
学院长期关注科学前沿和社会需求,在长白山景观生态与气候变化、湿地科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工作。近五年,学院承担各类项目30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及国家、省市地方政府规划咨询等,年均经费2200万元。在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地理学报等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19年获批筹建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学院科研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基于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学科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东北地区经济社会主战场,充分发挥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中国东北研究院、吉林省自然资源研究院等平台的智库功能,在东北振兴、资源型地区转型、自然保护、脱贫攻坚、湿地恢复、地理教育等多方面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和决策支撑。针对吉林省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出的《关于建设长白山国家公园的建议》《长春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策略与途径建议》《吉林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研究》3 项建议获时任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景俊海批示。连续多年承担国家扶贫办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数据质量评估等重大任务。
学院人才培养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的理念,以“具有深厚科学基础和较高人文素养,掌握地理学思想精髓和地理学手段方法,创新精神和地理情怀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和卓越教师”为培养目标,全面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本科在校生618人,博士研究生122人,免师硕士研究生35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5人。多年来学院共培养毕业生万余人,分布于世界及祖国各地,为国家地理基础教育和地理、气象、规划、国土、测绘等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综合自然地理》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地理学核心素养培育引领的野外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革”获得2018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五年,本科生平均升学率为54%,毕业生落实毕业去向比例达90%以上;近年来学生在学期间成果丰硕,本科生在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高校地理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SuperMap杯高校GIS大赛、“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全国地理研学方案设计大赛&地理研学社会调研大赛等全国各类高水平竞赛中获得最高奖项,学子被遴选为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与成才报告团成员,获得长春市优秀共青团员、吉林省百优大学生等荣誉称号,本科生冯滢瑛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多名学生输送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研究生在Global Change Biology、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Land Use Polic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博士研究生钱思彤当选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第一届主任。
以“引进来,走出去”为国际化建设战略,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开展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近年来,学院举办“火生态学:管理、策略与挑战”国际会议、“森林土壤景观”中美学术会议、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年会、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综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术年会等具有国际或国内影响较大的学术会议,与国内外众多名校专家有着广泛交流,并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罗德岛大学、理海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瑞士联邦森林、雪与景观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等数十个高校和科研单位有着紧密的学术联系或合作研究,互访学者百余人次。
鸭脖娱乐app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地理基础教育的重要基地。学院将继续秉承“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东师校训和“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扎根中国东北大地,践行地理科学使命,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为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2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