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刘艳军副教授
“创造的教育”理念是东北师范大学在建校70周年之际,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基础教育演变趋势而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旨在进一步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创造的教育”是具有丰富内涵并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尽管是在近期提出,但在东北师范大学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早有体现。
近年来,地理科学学院一直以培养“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能力并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融合、创新精神与地理情怀兼备”的智慧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培育创新人才。
野外实习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关键环节。近几年,学院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野外实习实践和理论课堂教学的相互印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建立综合的地理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实践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升。
地理学野外实习的特色与发展建设成效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野外实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东北地区特征性地理单元为主要基地,通过野外实习训练学生的地理观察、观测和分析能力,强化学生地理野外技能。经过60年来的不断传承和发展,现已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野外实习方案和野外实习范式,建立起了综合性、区域性的地理认知和思维模式。
地理学野外实习已逐步成为特色鲜明的经典实践课程群。目前,地理科学学院共开设野外实习课程共9门,包括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地图实习、自然地理学实习、水文学实习、人文地理学实习、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实习、遥感应用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总计11学分。实习地区涉及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建有多个实习基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实习线路和教学观测点。野外实习根据不同专业设置实习路线、区域和内容,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横跨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和长白山,实习线路全长986公里,共分为4个典型区和38个样点,东西向跨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垂直带包括温带、寒温带、寒带,是我国地理信息最丰富和最经济的实习路线之一,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学院以野外实习为依托,促进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年来取得了丰富的实习实践成果和积累。基于野外考察、室内分析、绘制地图、撰写实习报告与论文的形式践行“读书+走路”的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野外技能,实现地理知识的全方位综合,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基于“创造的教育”理念的地理学野外实习改革
近几年,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地理科学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综合改革项目“文理渗透、博雅通识的智慧型地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和落实,并将实践教学改革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基于提升地理学专业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要求,经过改革,学院在实践课程方案调整、实习组织形式优化、基地班实践教学拓展、实习基地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明显进展。
在新修订的2015版新课程计划中,地理科学(公费师范)、地理科学(普通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四个本科专业的实习实验学时占专业课必修学时比例分别达到11.5%、18.2%、19.7%和11.6%,较2011版课程方案均有明显增加,并依托基地班建设新增了“区域地理综合实习”等实习课程,进一步强化了学生野外技能的训练,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力支撑。
2016年开始,学院改变以往分专业分散组织、分别指导的形式,对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实习和大四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进行“打通”,各专业统一实习路线、实习内容,并且各专业均安排经验丰富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混合编队、共同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反响,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基于多方向综合的创新创造思维的培养。
地理科学学院从2013年开始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通过基础性和技能性课程的开设、地理综合性实践、科研训练等环节,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开拓其学科视野、强化专业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在实践能力锻炼方面,选择典型地理区,汇集区域基本资料,由各专业学生自由组合开展区域综合长远和近期发展规划、区域生态质量评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区域产业发展分析等实践工作,训练学生的地理学应用能力,提升专业素质。
在依托河北柳江盆地地学实习基地、吉林大学兴城实习基地等实习实践基地进行野外实习的基础上,2016年学院重点加强了新实习基地建设,建设启动了长白山野外试验站(基地)并取得重要进展,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探究性实习任务开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3年,地理科学学院承担全国地理学理科基地联合实习任务,进一步加强了学院实践教学工作与全国各主要地理学院校的专业交流与合作。近几年,学院有计划派出青年教师和本科生参加全国地理学理科基地联合实习,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学习国内同行在实践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和手段,为我院实践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创造的教育”引领下的地理学野外实习探索
尽管近年来地理科学学院不断加强野外实习建设,但受到指导教师、经费等因素的限制,野外实习还存在着探究性学习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梳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并明确改革方向和任务。“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地理科学学院的野外实习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下一阶段,学院将继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优化实践课程方案,加强野外实习建设,进一步突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
经过前期论证以及教务处批准,学院从2017年开始进行地理学实践教学及野外实习的改革和探索,基于近年来实习效果的评价,围绕实践教学课程方案修订,尝试打通和整合地理科学(免费师范生)、地理科学(普通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四个本科的基础野外实习(包括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地图实习、自然地理学实习、水文学实习、人文地理学实习),每个实习均尝试采取各专业学生混合编队、各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的模式,促进各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衔接,调整后的野外实习方案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正式执行。
积极探索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在已有实践实习内容调整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基地建设,采取积极向学校申请增加经费、强化学院学科建设对实践教学支持等形式,加大地理学野外实习建设的投入,对野外实习线路和内容进行部分调整,增加野外实习的观测点,适当延长野外实习时间,并根据需要增加野外实习指导教师,采取实习报告与实习展览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习考核评定,逐步补充和增加各专业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切实改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不断加强野外实习的研究性内容,加强专业认知和观测等实训环节的落实,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创新性和应用型实践能力。
基于现有基地建设基础,进一步加快长白山野外试验站建设,将地理综合实习等实习课程与定位观测有机结合,提高课程教学实践的质量。与此同时,围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特点和实习要求,推进在吉林西部、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等区域建立新的野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强化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基地支撑,深度挖掘实习基地的学科内容,布设完整深入的实训环节,为探究式实习和深化实习内容提供保障。
进一步强化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开放和合作,结合各野外实习涉及的区域、线路和内容,加强与校内其他学院以及国内其他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实习和共同指导,探索实现实习基地共建共享。每年派出师生参加全国地理学理科基地联合野外实习,探索支持优秀本科生赴境外开展野外实践和地理调研活动,通过开放交流,扩展学生的地理学视野,促进学生创新创造思维的养成。
从国内外野外实习发展趋势来看,通过野外实习强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相互融合、促进学生野外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提升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野外实习和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今后,学院将在“创造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进一步加强野外实习的建设,不断深化野外实习实践的综合改革,逐步完善课内与课外协调、基础与探究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野外实习和探究式实验的逐步整合,切实保障和提升实习效果,进一步强化野外实习在地理学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培养具有创新创造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地理人才。
转自:学校主页 网络编辑:佟瑶